中新网上海8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第三批国家药品带量采购正式启动,共涉及56个品种。药物的质量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记者18日获悉,多位专家们在上海启动的“药物治疗规范与质量控制---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上一致认为,在带量采购中,应慎重进行药物遴选,在考虑有效性的同时考虑安全性,在安全性的基础上再考虑价格。
据悉, 带量采购初衷是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药品质量,以及推动整个医药行业转型升级,而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如何在保证药品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集中带量采购?哪些药物不适合进入带量采购等诸多药品管理问题成为业界热议话题。 “药物治疗规范与质量控制---中国质量万里行”项目在上海开启,临床及药学专家一起深入探讨了药物质量与安全等话题。
记者当日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理伟教授。他表示,化疗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抗肿瘤药物与普通药物有较大不同,此类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一定程度杀伤人体正常细胞,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随着抗肿瘤药物可及性提高,以及创新抗肿瘤药物上市速度加快,肿瘤患者可以使用到更多更高质量的抗肿瘤药物。这位专家直言,受药品的质量、治疗窗、剂型、剂量、给药时间等因素影响,这种平衡可能会被打破,给患者带来疗效损失或毒副作用增加的风险。
王理伟教授表示:“在抗肿瘤治疗中,尤其要关注窄治疗指数药物,其对于药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窄治疗指数药物(NTIDs)是指用药剂量或血药浓度有小的差异,就可能导致严重治疗失败和/或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其生产工艺及质量的微小差异都会直接造成安全性问题或疗效缺失。
这位专家指出,因为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剂量低了达不到治疗效果,稍微过量又会产生严重毒性,在临床使用的时候,必须保证药物质量才能确保用药安全和疗效。
仿制药和原研药是否可以划等号?专家们认为,还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及数据支持。据悉,不同厂家、不同工艺生产的药物,在杂质含量、有效浓度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异,从而会引起疗效的差别,甚至引发过敏反应、毒副作用。(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