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呼和浩特8月4日电 (记者 张林虎)在4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内蒙古通过做好“草原保护”“草原修复”和“草原利用”三篇大文章,草原生态持续向好。
内蒙古是草原大区,草原面积占内蒙古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64%,占全国草原面积的五分之一,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内蒙古在全国率先推进草原资源监测和草原生态评估工作,率先探索草原经营体制改革,推行“草畜双承包”和草原“双权一制”,落实和完善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同时不断加强草原法制建设,打击破坏草原违法行为,实行草原专职管护员制度,每年聘用草原管护员2700多人,监管范围从人均80万亩减少到28万亩,草原管护能力进一步提升。
据内蒙古林草局二级巡视员东淑华介绍,根据草原生态监测显示,2019年内蒙古草原植被平均盖度为44%,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自我更新修复能力得以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草原生态持续向好。
记者了解到,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累计完成草原重点生态工程建设5700多万亩;“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年均人工种草2900万亩,建设规模居全国之首,全区年均草地改良180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基本实现了草原牧区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发生转变,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等科学饲养方式逐年增多,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比例明显提高。
东淑华表示,今后内蒙古将继续强化草原生态保护,保障草原生态安全;加强草原生态修复,实现退化草原有效恢复;合理利用天然草原,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