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鲍宇雁】在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及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本次活动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中央网信办网评局、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共同指导,环球网主办,抗美援朝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华英烈网、腾讯视频、腾讯微视、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新浪微博、爱奇艺、快手、B站、梨视频、秒拍、优酷等协办。
“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自今年6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全国各地的相关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等相关展览展示单位纷纷踊跃报名,并接收到上百个各地各级媒体网站、网友打来的咨询电话。
据统计,活动启动至今,共吸引了全国近200余家组织机构报送作品,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7000万次,各平台的视频总播放量突破3亿次。一部部寄托追思、难凉热血的短视频作品带动了全国网友共同追寻、讲述先烈故事的正能量热潮。
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14载风雨兼程。无数革命烈士大书“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大江东去,浩荡谁能拒,历史长河,奔流向前,慷慨就义的先烈,我辈须铭记!穿过战火和岁月的烽烟,我们还能在哪里追寻他们的足迹。
在白塔手书里,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两地沦陷。有感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未卜,北平市民罗德俊奋笔疾书记录了七七事变期间,日军犯下的暴行,并将手书藏在白塔之中,“国家兴亡难以断定,登古塔追古忆今,而生感焉……”短短148字,记录了一位普通民众的忧国之心、愤慨之意。
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里,左权辗转战场,给母亲、妻儿写去了一封封朴素而深情的家书,这些家书,记录了他戎马倥偬的一生中对家人深深的萦系。
在至今依旧鲜红如喋血的印章里,印章中的“铁汉”二字是戴安澜为自己取的名字,以表达用钢铁般的意志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信念。作为第一个在远征作战中为国捐躯的将领,堪称“域外死忠第一人”,他用了一生来诠释“铁汉精神”。
在泣血的遗书里,牺牲前的最后日子里,张自忠没有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却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要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在仅存的遗物里,手枪、匕首……杨靖宇孤身一人,跟敌人在林海雪原中周旋,直到弹尽粮绝,壮士喋血。
在泛黄的照片里,林心平曾面对党旗,郑重宣誓:“就是刀搁在脖子上,也永不叛党!”当战斗环境日趋严峻,她写下抗战的决心:“可能有一天我要为党的事业献身,望你们不要难过..。。”
在红格竖排的信笺纸里,蓝黑色的墨水的钢笔字体,清晰地书写着“雄赳赳,气昂昂……”,当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麻扶摇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写下了激励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抗美援朝、英勇杀敌的震天战歌。
在密集的炮弹和巨大的爆炸声中,在风雪裹挟着树枝、石块、黑色的雪团的浓烟里,黄继光、孙占元、杨根思、胡修道……
从抗日战争,再到抗美援朝,亿万华夏儿女前赴后继、力挽狂澜、涉江渡海走天涯,保家卫国,击楫奋进。
回望艰苦卓绝的岁月,不忘英雄本色。“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请与我们一起,用短视频讲述恢弘历史画卷下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凝聚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功勋不灭,先烈永垂不朽!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