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强降雨来袭 需防范山洪等地质灾害
自7月4日起,我国贵州、重庆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迎来新一轮强降雨天气。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预计上述地区累计雨量100到300毫米,局部可超过400毫米,湖北东部、安徽南部降雨集中。7月10日,随着降水天气系统北抬,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将明显减弱。
此次降雨强度如何,与前期过程可能造成哪些叠加影响,而且恰逢高考,公众需注意什么?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介绍,此次强降雨重点影响重庆、贵州、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等地。自6月中下旬到7月初,雨带一直停留在西南地区东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由于梅雨相关的天气系统相对稳定。与我国雨带分布关系密切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过去这段时间一直稳定维持,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强盛,长江中下游地区低涡切变系统活跃,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时间的梅雨天气。
7月中旬以后,随着副高系统北抬,雨带向北移动。11日至13日,我国将迎来新一轮降雨过程,影响地区主要为四川盆地东部、黄淮、华北南部等地,相对于7月4日至9日,位置明显偏北,后期这些地区的降雨也将逐步增多。
“此次过程与前期降雨过程,特别是6月26日到30日的强降雨过程降雨区域存在重叠,强降雨集中在重庆、贵州、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陈涛强调,由于前期降雨强度较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要注意防范强降水叠加造成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另外,受强降雨影响,部分河流、中小型水库水位较高,部分已出现超警戒线水位的情况,叠加本轮强降水过程,可能对中小河流、水库造成进一步影响,需特别注意。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强降雨过程恰逢高考,考生及家长要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有数据显示,今年入汛以来共出现12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似乎格外多,事实是怎样呢?陈涛表示,今年入汛以来,强降雨次数与常年同期相比基本相近。但今年降雨过程强度较强,且强降雨落区具有重复性,如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重复出现了多轮强降雨过程,给这些地区防汛带来很大压力。
陈涛介绍,近期天气会商中增加了风险预警,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强降雨是可能造成灾害链条的第一步,很多次生灾害如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和农田渍涝等,都与强降雨关系密切,在预报服务中,需要更多考虑强降雨可能导致的次生灾害,通过及时预报预警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但比较困难的是,今年南方地区已经历多轮强降雨过程,7月4日到9日的降雨过程已经是今年的第15轮,很多地区下垫面接近于饱和,土壤渗透能力下降,如果强降水持续,地质灾害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增高。所以,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除了要精细化,还要考虑前期降水影响,这是当前预报的难点之一。此外,气象灾害风险预报对空间、时间分辨率要求较高,作出分辨率更高、更精准的预报也是一大难点。
为攻克这些难点,他们一直在探索。陈涛表示,从技术层面来讲,近年来智能网格预报和数值预报的快速发展为精准预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如利用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作精细化预报。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发的GRAPES数值预报在这几次强降雨过程中表现良好,不仅不逊于国外先进的数值预报系统,甚至在一些方面优于国外数值预报。如不久前升级应用的GRAPES区域数值预报系统,在4日到6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水的落区和量级预报中表现优异。
此外,中央气象台除了每天的全国天气会商以外,还会针对应急情况进行加密会商,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与各省气象台商讨预报结果、沟通预报技术。根据需求,中央气象台还会与应急管理部进行视频连线、参与现场会商,与水利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会商讨论强降雨过程趋势和影响。
(科技日报北京7月6日电)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