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开罗6月21日电 通讯:“战”“疫”交困下,中东民间那一缕缕善良的光……
新华社记者王健 聂云鹏 郑一晗
新冠疫情阴云持续笼罩世界。在中东地区,疫情加剧本就在战乱和贫困之中挣扎的当地民众的苦难。困境中,一些普通民众通过自己的善意之举,给他人带去温暖,为生活燃起希望。
一个也门医生的“流动诊所”
也门,首都萨那。28岁的医生萨米·叶海亚·哈吉开着自己的越野车在大街小巷穿梭。车后窗上贴了一张医生的卡通画像,旁边用阿拉伯语写道:“拦住我,如果你需要医疗咨询。”
6月16日,在也门首都萨那,居民在屋顶望着空袭后升起的浓烟。新华社发(阿扎基 摄)
连年内战摧毁了也门的卫生系统,上千万人挣扎在饥饿边缘,霍乱、登革热、白喉等流行病频发。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也门官方公布了900多例新冠确诊病例,死亡率超过27%。但联合国认为,由于检测能力严重不足,该国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远高于政府数据。
哈吉医生决定,尽自己所能,为没有条件就医的民众提供免费医疗咨询服务。最初,哈吉通过手机和社交媒体为穷人提供免费医疗咨询。现在,为了帮助那些没有手机或无法上网的人,哈吉决定在每天开车上下班的路上提供无偿服务。
当有人朝车子挥手,哈吉便停好车,戴上口罩和手套,走上前去听他们描述病情,并提出诊断和治疗意见。
萨那居民哈伦·哈塔米说,在目前艰难的经济形势下,“很多人无法去医院治疗,特别是那些极度贫穷、重病缠身的人们,哈吉医生的免费咨询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
叙利亚兴起“共享药物”
叙利亚,苏韦达省沙赫巴市。药剂师努尔·阿布·法赫尔的药店,成了一个特殊的药品中转站——许多市民把家中暂时不用的药品捐出来,摆在法赫尔药店的柜台上,那些买不到药的病人则可以到这里按需领取。
6月7日,一名男子手提购物袋走在叙利亚大马士革街头。新华社发(阿马尔·萨法尔贾拉尼 摄)
多年战乱,让叙利亚民众饱受磨难。如今新冠疫情肆虐,使叙利亚本就脆弱的经济形势和民生更趋恶化。随着欧美近期对叙实施新一轮制裁,叙利亚陷入物价攀升、商品短缺的困境。其中,药品尤其短缺。
法赫尔通过网络发起一项倡议,号召人们将家中不用的药无偿捐出来,帮助那些买不到药的病人。倡议发出后,当地居民积极响应。不少心急如焚的病人,在她的药店里找到了救命药,病症得以缓解。
“看到那些四处求药的人获得帮助,我特别高兴。”法赫尔说,新冠疫情虽然加重了人们对卫生和医疗状况的担忧,但也让大家意识到互帮互助、共渡难关的重要性。
连日来,越来越多的药店加入募集和分发免费药品的队伍中,一个互助网也随之形成。
48岁的乌姆沙迪是受益者之一。她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长期服用的药最近一下子买不到了。苦寻4天后,她孙女在网上发现了赠药活动,第二天她就在一家药店领到了免费药。事后,心怀感激的乌姆沙迪也把自家闲置的药品捐出来,希望其他病患也能像她一样获得帮助。
战火中的利比亚“抗疫青年团”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25岁的阿里·杜尔曼和伙伴们一起,为民众宣传抗击新冠疫情知识,为公共及私人场所消毒,为在利比亚工作的外籍劳工送免费午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抗疫青年团”志愿者。
6月4日,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军驾车驶入的黎波里南部地区。新华社发(哈姆扎·图尔基亚 摄)
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利比亚陷入动荡。去年4月以来,利比亚东部武装“国民军”对的黎波里发起军事行动,与民族团结政府军队交战,造成大量平民死伤。当新冠疫情在利比亚蔓延之际,当地人还要同时面对频繁轰炸和水电供应中断带来的痛苦。
由一群利比亚年轻人组成的“抗疫青年团”应运而生。“4个月前,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抗疫青年团’招募志愿者,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报了名,第二天我就加入了‘抗疫青年团’的行列。”杜尔曼说。
杜尔曼介绍,起初志愿者只是向公众介绍防治新冠疫情的相关知识。慢慢地,他们开始清洁街道。现在他们5人一组,配备消毒设备,为的黎波里的公共及私人场所消毒。
“抗疫青年团”执行总监瓦西姆·卡比尔说,招募志愿者的广告一经刊登,就有600多名青年报名。经过筛选,有120名青年入围,包括54名女性。
“我们需要大量的志愿者,但因为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援,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很有限,我们不得不停止招募工作。”卡比尔说。
“尽管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痛苦和伤痕,但这样的志愿活动让我们年轻人有机会表达对国家和身边人的爱。”杜尔曼说。(参与记者:潘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