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乡村振兴如何“一个都不能少”?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2020-05-24 18:26:28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综述)乡村振兴如何“一个都不能少”?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梁婷)“乡村振兴面临着很多共性问题,但不同村庄面临的困境不尽相同。”经过对乡村发展现状的调查,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北省委会副主委龚胜生有了更多思考。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关注资源枯竭型村庄如何走上振兴之路。

村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载体。在龚胜生看来,资源枯竭型村庄的转型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资源枯竭型村庄在矿产资源开发期间,为国家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也付出过巨大牺牲,我们不能忘记它们。”

乡村振兴,怎样做到“一个都不能少”?龚胜生认为,有必要摸清全国资源枯竭型村庄的数量、分布、类型等“家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转型发展。他建议,建立全国资源枯竭型村庄的大数据库。设立从中央到省区、地市、县市、村庄的五级网上管理系统,精准审核、精准投入和精准监督。

生态环境问题是资源枯竭型村庄面临的共性问题,龚胜生说,每个村的瓶颈问题又不一样,有的是地质灾害问题,有的是水污染问题,有的是水枯竭问题。他建议,在资源枯竭型村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着力点和发力点,因村制宜地做好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因村制宜地选择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

龚胜生注意到,有的村庄在政府主导和外来资本的强力推动下,迅速繁荣起来,但外来资本并没有激活内生动能,没几年又重归落寞,成为农田弃耕、宅基地废弃、青壮年外出务工的“空心”村,甚至出现重新返贫现象。龚胜生认为,扶贫中,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他将扶贫模式分为三类,分别是增收式扶贫、减支式扶贫和强能式扶贫。他认为,归根结底要提升贫困者的技能,使其有可持续性的收入来源。

全国政协委员童金南认为,大部分贫困地区农民脱贫收入一半以上来自于外出打工,而这些打工者80%以上又是非技术劳动者,脱贫收入具有不可持续性。在今年疫情背景下,要对这部分群体及时关注,防止局部返贫现象。他建议,注重农民收入来源组成,强化其稳定收入比重,加强三农人才队伍中技术人员支持,对能够带领农民致富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和鼓励。(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