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保卫战升级 臭氧将成“十四五”治理重点
热点追踪
本报记者 李 禾
2019年,臭氧浓度明显上升,是继PM2.5后又一影响优良天数的重要因素。近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指出,与去年相比,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的最大变化是,针对臭氧浓度上升问题,夏季将实施VOCs(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已经启动的“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编制中,特别针对臭氧的两项前体物VOCs、氮氧化物设计减排目标。
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臭氧浓度同比上升6.5%,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的41.8%,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损失2.3个百分点。
刘炳江说,蓝天保卫战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明显成效。但这些目标都是阶段性的,距离全国所有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蓝天保卫战还会继续打下去,升级版的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也在制定中。”
臭氧污染形势为何如此严峻?刘炳江分析说,从污染成因看,臭氧前体物氮氧化物、VOCs排放量依然居高不下。VOCs排放来源多、分散,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高温少雨等极端天气有利于臭氧的生成,从2013年到2019年,有5个年份属于最暖年份。全球臭氧背景值不断提升,平均每年上升一微克,欧美日等北半球国家的臭氧浓度也呈增长趋势。
刘炳江说,在控制VOCs和臭氧污染上要突出时间精准、空间精准、行业精准。时间尺度上聚焦臭氧污染严重的夏季,也就是6—9月份;空间尺度上聚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行业上聚焦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
“还应突出科学治污。VOCs存在于原料和产品中,对企业来说,挥发了就是损失利润,有效回收和控制就能增加利润,有些VOCs属于易燃易爆物,治理对安全隐患的防控也是很有效的。”刘炳江说,生态环境部将出台和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指导各地实施VOCs治理。其中包括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尽可能使用低VOCs含量的产品,相关产品VOCs含量限值国家标准已经出台;聚焦于已经安装治污设施的企业,通过提高VOCs收集率、治污设施同步运行率及去除率,确保提高综合效率。
从污染程度看,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秋冬季PM2.5污染严重,夏季臭氧污染突出。苏皖鲁豫是长三角和京津冀及周边两大区域的连接带,与这两大大气治理重点区域间存在明显的传输影响。
刘炳江说,苏皖鲁豫交界地区集中了近8000万吨钢铁、4000万吨焦化、1.4亿吨水泥、1.1亿吨石化产能,半数城市耗煤量超过1000万吨,单位面积煤炭消耗强度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相当,大气污染物基础排放量大,治理难度高。生态环境部今年将推动苏皖鲁豫交界地区22个城市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补短板,提升治理水平,推动整个区域空气质量的加速改善。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