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疫情摁下的“暂停键”,需“吐故纳新”来重启

2020-05-16 09:27:18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摁下的“暂停键”,需“吐故纳新”来重启

在有着“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美誉的四川阆中古城,一座硕大无比的红灯笼造型的博览会场馆,静静地矗立在美丽的嘉陵江北岸,原本是要与海内外宾朋隆重分享一场关于“年文化”的新春盛宴。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这一切。“大红灯笼”刚刚“绽放”就匆匆关闭,整个古城也随之陷入“沉默”。3个多月后,春风又绿两岸,古城已经复苏,“红灯笼”逐渐打开,这一切留给人无限遐想:疫情后逐渐“重启”的中国旅游业,又将经历怎样一番“旧貌换新颜”?

告别“看人头”,“洪荒之力”带火周边游

喜欢出境游的龙女士,已经去了10多个国家,但还没有跟家人一起出去过。去年10月,她和父母商定,今年一定要出去一次,还早早预订了今年4月到泰国的机票和酒店,甚至在新冠肺炎疫情刚暴发的那段时间,她都对这趟旅行充满信心。然而,随着境外疫情的蔓延,各国纷纷采取限制入境措施后,龙女士被迫取消旅行计划。

“至少在明年以前,都不会再考虑出境游了。疫情结束最想带家人去‘大美新疆’。还是更喜欢嘈杂的街道,那才是人间烟火气。”尽管节日期间一家人都待在家里,但龙女士明显感觉到了周围朋友的热情似火,“感觉朋友们像关久了似的,很多人都出去玩了”。

以“五一”为例,4月30日起,从成都出发的“川A”大军就铺满了各条出城高速公路。很多人感叹这样的盛况可能连“春节”都“自愧不如”,还有很多人说,现在就是要把过春节的感觉找回来,“我们不是出去旅游,我们是回家”。这种出城大拥堵一直持续到5月1日下午都没怎么消停过,而且还有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来“添堵”。

“关疯了”的游客都涌向了哪里?从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来看,“五一”当天排在“热门迁出地”首位的成都,迁出人口主要流向了川内各地,占同期成都人口迁出总量的87.79%,如果把重庆的5.29%加上,川渝地区吸纳了同期成都迁出人口总量的93.08%。

四川川旅洛带旅游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强告诉记者,小长假期间,该公司游客接待量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0%,目前以家庭游、亲子游、近郊游为主,游客多为成都周边市民。而且,与往年同期知名景区摩肩接踵“看人头”不同,今年,各地旅游景区都在执行国家规定,即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这使得周边游目的地更加分散,全域旅游迎来了游客的“洪荒之力”。

记者从成都都江堰市文旅部门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5月1日-5月4日,都江堰市共接待游客约99.39万人次,游客接待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旅游综合收入也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但从景区游客接待量来看,2019年5月1日-5月4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共接待游客29.61万人次,今年同期这个数字断崖式下滑至12万人次,绝大多数游客来到这里就是沉浸式“游山玩水”深度游。截至5月2日,当地品质酒店客房出租率达83%,精品民宿入住率达98%。

供职于成都一家事业单位的碧辉,就把这个“加长版”小长假的旅游目的地选在了青城山,“我们选了一间名为见素山居的民宿,挑一个山清水秀的去处,去体验一种‘劫后余生’的放松吧”。成都市民夏先生说,一家人住在民宿里看看花,摘摘果子,学学泡茶,非常惬意,“我们到了后发现,大多数旅客就是成都周边一家人过来耍”。

技术赋能新体验,线上线下“逛神州”

雨后的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烟雨蒙蒙,隐现于其中的“大山邻居”农耕文明主题园,此时别有一番情趣:古典的大门与现代的花廊相互辉映,门前,槐花洒落地上,铺成了一地雪白;成串的雨水自屋檐而下,滴答滴答,在台阶上溅起阵阵水花。

不远处,新搭建的玻璃房里,主播萍姐正忙碌着。“这是我们简阳的红樱桃,来一颗,酸甜可口。最过瘾的吃法是一把一口,那才叫一个爽……”萍姐一脸享受地吃着樱桃,一边与网友分享各种甜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山邻居”于3月6日恢复营业以来,一直实行预约式经营模式,严格控制人流。但眼看着樱桃逐渐成熟,副总经理刘安也想抓住复苏中的这拨人流和消费流,努力提高营业额,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找补回来,于是就跟一家叫“绣织缘”的传媒机构合作,“大山邻居”提供场地,“绣织缘”安排线上直播,一边为樱桃节宣传,一边吸引网友关注,开展“直播带货”拉人气。

携家人来此游玩的成都市民陈先生说:“以前来农家乐觉得有一点乱,现在疫情下,农家乐更注重卫生和消毒了,我们也更放心。而且是预约旅游,不像以前人爆满,现在刚刚好。”感觉“刚刚好”的游客还很多。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四川省阆中市,严格的限流措施让徜徉古城景区的游客体会到久违的自在。在中天楼附近,一群“纱巾嬢嬢”围着一位沿街卖豆花的大哥纷纷拍照,大哥一开心,便掏出口琴吹奏各种悠扬名曲,让人陶醉。

在成都海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涛看来,过去旅游业脚步太快,每个人都忙于眼前事,而无暇顾及远期发展,传统旅游形式、产品是时候升级换代了。记者注意到,,很多地方都在抢抓疫情带来的“缓冲期”,尤其注重借力技术创新推动业态升级。

在四川九寨沟,景区启动了“云游九寨沟”网络直播,满足游客欣赏九寨沟美景的愿望。其中,5月2日的直播就吸引了35万人次在线收看,而通过预约在当天实际到景区游览的游客不超过1万人次。

“远亲不如近邻”,成都文旅集团旗下的宽窄巷子景区抢抓热点,联合重庆文创公园鹅岭二厂发起成渝双城互动消费活动,以川西四合院落创设“奇遇空间”。作为系列文创活动之一,安排了为期五天的直播活动,每天下午“奇遇之人”漂流直播间都邀请成渝20位品牌主理人,以直播形式聚焦不同主题探索双城同向。据不完全统计,系列直播总观看量超过600万次,最高同时9万人在线观看,通过直播小程序浏览量近1.5万人次,“带货”120余笔。

宽窄巷子管理公司业务总监唐伟表示,在全面复市的同时,更要履行好疫情防控的社会责任,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节假日宽窄巷子的游客量和经济收益肯定是下滑的。但是,我们假日期间趁机启动的成渝双城互动消费活动,却让广大市民和网民在成都走进重庆、在重庆走进成都,成为成渝两地开展文旅文创地标合作的开端。

记者节前从成都市文广旅局了解到,根据线上文旅产品订单数据信息,“五一”假期,成都相关线上旅游产品预订量较清明节大幅增长,增幅超过80%,相比3、4月的整体情况和清明节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回暖发展态势,初步预计游客总人数较清明节假期有望实现翻倍。

疫情摁下的“暂停键”,还需“吐故纳新”来重启

“我们的目标就是生存下来。”上海旅游咨询及定制从业者高女士说,疫情以前,她所在的公司主营老年人境外定制游。

从过年到现在,高女士原来接的团队都已退单并完成退费,公司损失惨重。还好,她除了旅游还有机票代理,还在做境外回国机票业务,工资目前六折,天天上班。为了生存,她也和很多其他旅游从业者一样,在微信朋友圈卖起了土特产,多少补贴一下收入。她说,很多导游、领队、旅行社员工都已经在其他行业找工作了。

尽管如此,在这个行业做了20年的高女士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近几年旅游业发展很红火,这次被疫情摁下‘暂停键’让大家意识到,旅游行业,不管你从事哪个环节,从业态到产品都该进行升级了。”

成都旅游住宿业协会会长安茂成建议是,酒店民宿业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迎难而上练好内功,比如,进行一些文创产品的开发,还有主题酒店的创意打造等,以及线上渠道的开拓等。“目前,我们行业协会也在抓紧搭建‘掌游成都’App,集合成都线上的旅游、住宿、玩耍资源,让旅游者掌上玩转成都,更加引导刺激消费。”

王涛认为,以往传统的跟团游大多“流于表面”,今后应该会更多去开发参与性、体验性更强的深度游产品,让国内外游客都能更深刻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去讲好中国故事。

高女士告诉记者,从出境游来看,目前有一些平台正在为业内人士提高业务水平提供帮助,“我们也在创新旅游产品、拓宽营销平台,例如开展直播介绍目的地等方式,去拓宽出境游组团的眼界”。

在此次疫情中,既能与都市保持一定距离又省却了景区喧嚣的乡村游大受追捧。很多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疫情越来越稳定,乡村度假应该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一个趋势。某种意义上说,现在出门旅游,大部分场景都是去乡村,尤其疫情过后,人们对良好的环境需求更突出,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和价值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但是,对于辛勤“耕耘”的乡村旅游从业者而言,现在还面临诸多生存发展瓶颈。“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匮乏,有本事的人请不来,就算请进来,也不容易留住。”一位民宿旅游业从业者发现,到乡村经营旅游业2年多时间后,要寻找并留住职业经理人非常难。乡村虽然美丽,但是生活配套远不如城里那么便利和完善,有才华的年轻人来了后,刚开始觉得新鲜,时间一长就会感觉到单调和不便,进而想逃离。

“都说乡村旅游民宿令人向往,但我们连房东的儿子都留不住。”有从业者呼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有效供给,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并给年轻创业者发放下乡经济补助,增强年轻人扎根乡土的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把未来的乡村装扮得更加迷人。(记者叶含勇、董小红、袁秋岳、张超群) 【编辑:李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