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位于河北怀来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
受中国国家航天局邀请,部分外国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人员14日赴河北怀来观摩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并参观相关试验设施。该试验模拟了着陆器在火星环境下悬停、避障、缓速下降的过程,对其设计正确性进行了综合验证。这既是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也是中国务实开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
火星探测是当前国际前沿的科技创新活动,安全着陆是火星探测任务最艰巨的挑战之一。据介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于2020年择机实施,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本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在亚洲最大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进行,模拟了火星重力环境(火星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的1/3)。
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出席观摩活动并致欢迎词。他表示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中国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共享航天发展成果。中国国家航天局愿与各国航天机构、空间科学研究实体及国外空间科学爱好者携手,在后续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中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航天事业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中国航天发展六十年来,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已经与4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40余份航天合作协定,与法国联合研制了中法海洋卫星、天文卫星;与意大利联合研制了中意电磁卫星;与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被誉为“南南高技术合作”的典范;在嫦娥四号任务中与德国、荷兰、瑞典、沙特、俄罗斯、阿根廷等国开展了积极的国际合作,并于今年4月发布了嫦娥六号和小行星探测上的合作机遇公告。近期在GEO大会上,宣布将高分一号、六号卫星16米分辨率光学数据对全球开放共享。这些举措为扩大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享空间技术成果,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福祉。
来自法国、意大利、巴西等19个国家的驻华使馆的大使及使节,欧盟、非盟驻华使团、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代表和中外媒体记者约70人参加了活动。
人民日报客户端 冯华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