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乌鲁木齐10月20日讯(记者 仇晶)23年前,由于时空条件的限制,“吃上海鲜”是大多数新疆市民家庭想也不敢想的事情,而来自山东青岛的小伙范永胜和他的兄弟们怀揣着改变这一现状的热情带上60吨海货“闯”新疆。时光飞逝,23年后的今天,“小伙子”心中“在新疆吃上青岛活海鲜“的梦想早已成真,其创立的“海龙泉”品牌更是成为新疆市民认知度最高的“海货”代表,既丰富了当地人民“舌尖上”的食材,也让“鲁菜”和“山东海鲜”的概念和滋味深入人心,用别样的方式诠释着山东产业援疆路。
在疆山东老乡一句话萌生创业初心
10月20日,“山东产业援疆这些年”采访团抵达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的海龙泉酒店。13时30分左右,刚下班不久,酒店一楼已热闹非凡,北边宴会厅正在进行的新人喜宴,另一边的“鲁味小厨”餐厅里许多食客已落座点餐,正在这里用餐的市民呼女士直言自己常来海龙泉品尝海鲜:“这里的海鲜又新鲜又好吃,我是他们家的忠实粉丝。”
“我们的企业宗旨就是将山东的海鲜和特产输送到离海最远的新疆。”海龙泉集团新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范长胜这样对记者说,这一宗旨也正是海龙泉的创业初心。
范长胜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96年,他的哥哥范永胜在青岛海边结识了一对生活在克拉玛依的山东老夫妻,聊天中范永胜得知,由于克拉玛依的作业区位于沙漠腹地,物资运输极为不便,海鲜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这对老夫妻告诉他:在新疆不是吃不起海鲜,而是完全没有海鲜。这件事一直震动着兄弟俩,使他们萌生了“把山东海鲜带到新疆,让在那里的家乡人尝到家乡味道“的想法。
于是范永胜带着一集装箱的带鱼、黄花鱼和虾等海鲜,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日夜颠簸,来到克拉玛依的农贸市场上经营起一个摊点,很快就吸引了当地大量的在疆山东人购买,60吨海鲜,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便销售一空。这次成功的尝试,开启了范家兄弟的在疆创业之路。
做好“舌尖”上的援疆文章 从“引入疆”到“走出疆”
2003年,为了向当地人展现鲁菜魅力和海鲜的鲜美风味,范长胜拓宽了哥哥的市场业务,开办海鲜酒楼,专门聘请山东厨师掌勺,成为第一家在疆的鲁菜餐饮企业。
2006年,青岛海鲜生产基地建成,为广阔新疆市场的生产供应基地。
2009年开始,公司也进入了高速发展轨道,按照四星级标准兴建海龙泉红山酒店。2011年投资近两亿元,按照五星级标准完成了海龙泉友好店的建设,酒店占地3万平方米,拥有300多间客房。
2012年海龙泉集团在山东青岛保税区注册成立。2013年在胶州生产基地投资3条生产线进行冻、干、即食海产品等深加工,同时进军零售业,开办第一家海鲜专卖店,经营干海产品、冰冻海产品、即食海产品、海鲜礼品箱、各类海产品酱及山东名优特色产品。次年在青岛、西安连续开办专卖店50余家。2015年利用天猫、善融、美团、百度糯米京东等国内大型优秀电商平台,尝试网上销售。
2018年,为了适应水产业务快速发展,海龙泉集团在青岛胶州兴建占地50亩,将达到年产10万吨,冷冻库存5万吨的水产加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海龙泉水产研发、生产加工、储运基地。
经过20年的发展,海龙泉集团加工工艺日臻成熟、销售网络不断扩大,已发展为集水产加工、仓储物流、酒店餐饮、海鲜销售于一体,拥有自主品牌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其加工基地占地30000多平方米,车间占地6000多平方米,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冷冻、加工、检验及包装设备,年生产能力近10万吨;冷库储存能力5万吨;员工700余名,其中生产车间中高级技术人员36名。到2019年,在青岛、新疆、陕西建海产品连锁超市50余家,计划5年内在主要内陆省份投资建设海产品连锁超市100家。
有了完整产业链的加持,如今一条来自黄海的鲜鱼要走上新疆市民的餐桌,最快只需要8个小时!从此在新疆吃到鲜活海鱼不是梦,海龙泉更好地完成了“把山东的海鲜和特产输送到离海最远的新疆”的企业宗旨和承诺。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如今的海龙泉不再仅满足于将山东海鲜“引入疆”,还开始带领新疆农产品“走出疆”。
巴州若羌县的参枣、吐鲁番的葡萄干、小白杏干、昌吉的核桃油、亚麻籽油……在海龙泉海洋食品超市里,消费者可以轻松买到这些新疆的特产食品。
范长胜告诉记者,海龙泉将继续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山东省人民政府驻新疆办事处积极配合,肩负起扶贫使命,计划与中泰集团农业公司合作开展新疆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和销售项目,借助企业的销售网络将新疆的水果、干果等特产发往西安、青岛做好销售工作,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