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歌。70年,弹指一挥间。 抚今追昔,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自信满怀。
半月谈持续推出30集理论宣讲微视频《理论达人讲解70年》, 力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示好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感天动地的辉煌成就、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
请看第4集微视频
《 从“老三样”到FREESTYLE 》
《父母爱情》,一部引发无数观众共鸣的时代剧,在历史的枝桠上,一边诉说着男女主人公细水长流的爱情故事,一边记录着我们国家从新中国初创到改革开放再到新世纪的服饰变迁。从一身领章帽徽齐整的海军白、格调精致的旗袍,到改革开放后,鲜艳的衣着打扮仿佛是改革春风吹拂下盛开的百花,奠定了包容开放的时代基调。一部时代剧反映着新中国以来方方面面的细节变化,也凝结着不同时代的审美取向和社会风貌。
建国初期,因为物质条件匮乏,服装简朴实用。随着全国的解放,深受民众爱戴的解放军保卫着各个城市,所以军装和干部服就成了人们所喜爱的服装,简朴的服饰体现着朴实奋进、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与民众对新中国的文化认同。以列宁服为代表的苏式服装在当时那也是非常很流行的,因为它既象征着追求革命的热情,也体现着新中国诞生伊始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望。
伴随着社会生活氛围的变化,草绿色的军装成了革命的象征,在社会上更加流行,背后饱含着对军人的尊重爱戴和对雷锋等模范人物的崇敬。男孩子认为穿一套军装是最神气的装扮,成年人也希望穿着军便服;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女性也以军人形象为审美标准。军装之外,“老三色”、“老三样”也是主要的服装样式,蓝、灰、黑色的中山装、干部服在民众中非常普及。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美的追求如雨后春笋一般萌发,服装审美亦重新走向多元化。改革开放之初及80、90年代,国外新的流行服饰传入中国,随着港台文化的传播,年轻人也竞相模仿港星形象。港衫、喇叭裤、牛仔服、文化衫、大墨镜为人们所喜爱,西装成了男性中流行的外衣,高跟鞋、短裙也成为女性的日常服饰。审美和个性逐渐成为服装文化的主流,流行趋势不断变化,社会风气也随之走向活跃。
21世纪以来,服装文化可以说是更加的向百花齐放。在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的背景下,过去那种服装的质量,还有简单的设计已经不能够满足民众的审美需求,更高层次的审美成为人们一个普遍的追求。凭借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网络媒介,流行元素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传播,亦从深层次改变着社会风气,选择什么style的服装成为建构自我形象的重要方式,也日渐成为人们自我认知的组成部分,背后则是新时代文化的高度繁荣和人们精神世界的不断丰满。
值得自豪的是,在国际流行趋势影响的同时,传统元素也以融合了现代审美的新面貌出现在服装上,艺术汉字成为流行logo,穿着飘逸汉服的姑娘们,则是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传统审美被人们重新接受,这体现着民族自豪感的升华和传统文化的新生,同时,他们也把中华文明对美的认知传播到整个世界。
总策划:严文斌
总监制:叶俊东
副总监制:王运才 丁玫王永前
执行策划:孙爱东 钟昊熹
监制:孙爱东 王新亚 许小丹
总导演:史劲松
主讲人:杰文津
统筹:侯岩同
导演:韦含笑
文案:赵跃
摄影指导:王泽镇
摄像:陈欢熊庆华袁帅
灯光:孙耀兵
剪辑制作:韦含笑马康宁王福丽张初
栏目包装:王德鹿毛杰陈宏陈闻驷
新媒体推广:盖艺腾马小茏
项目运营:王小丹张初
美术设计:朱珊珊康迪
半月谈新媒体中心制作
半月谈杂志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