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共和国的故事·筑路记】京新高速公路铺展戈壁通衢

2019-09-18 09:43:10来源:经济日报

京新高速公路是世界沙漠公路中里程最长、等级最高、工程量最大、施工期最短的高速公路,被誉为国家“超级工程”“创新工程”,也被世人誉为“铺展是天路,矗立乃丰碑”的奇迹,它让北京进疆公路里程比经西安或兰州绕道连霍高速公路缩短近1300公里。

京新高速航拍。

2017年7月15日,京新高速公路内蒙古临河至白疙瘩段、甘肃白疙瘩至明水段、新疆明水至哈密段3个路段联动通车,标志着从北京到新疆更便捷的公路大通道全线贯通,北京进疆公路里程比经西安或兰州绕道连霍高速公路缩短近1300公里。这条世界沙漠公路中里程最长、等级最高、工程量最大、施工期最短的高速公路,被誉为国家“超级工程”“创新工程”,也被誉为“铺展是天路,矗立乃丰碑”的奇迹。

创新施工无缝管理

京新高速巴彦淖尔段主线全长116公里,沿途自东向西穿越了河套平原、哈腾套海国家自然保护区。与其他路段相比,这段路自然条件最好,但是水多却成了施工难题。

“黏土含量大,易形成翻浆。”原中建京新总承包部工程部副经理赵殿涛说,河套平原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地基湿软。往下挖1米就会出水,只能用井底打水的办法,把水位往下降。

面对困难,施工单位在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引进智能化施工设备,以科技创新打造智能化施工新常态。

在钢筋加工方面,引进了阿拉善盟第一台全自动数控钢筋笼滚焊机。该设备制作出的钢筋笼主筋间距均匀,加工精度高,有效保证了钢筋笼的加工质量,且加工速度是人工制作的4倍至6倍,在桥梁桩基、墩柱钢筋笼的加工上具有明显优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预制箱梁生产任务重的实际,在预制箱梁养生方面,引进了预制箱梁自动喷淋养生装置及蒸汽养生技术。自动喷淋养生装置为全自动定时喷淋养生,有效减少人工作业,且养生效果良好;蒸汽养生技术既能保证箱梁养护质量,又能缩短箱梁预制占用预制台座的时间,不仅提升工作效率,也提高预制箱梁产量。

将路轻轻放在戈壁滩上

京新高速穿越路段常年干旱少雨,串联多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

为确保沿线没有白色垃圾污染,每月24日,中铁总包部和各项目部都会组织全体员工到沿线收捡垃圾,集中处理。定期举办的环保讲座,让中铁总包部的参建者们对如何保护戈壁滩生态环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有力的行动。

中铁总包部第三项目部聘请了6名专职保洁员,每天在沿线负责环境保护宣讲和垃圾收捡。第二项目部推行“三个空塑料瓶换一瓶矿泉水”活动,在全线迅速推广;第三项目部每天穿梭在工地沿线招手即停的“送水车”,从根源上减少了对矿泉水瓶等的使用。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项目全线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对强噪声施工机械采取临时性噪声隔挡措施;料场、拌和场等的选址都设置在保护区外;不允许在保护区内设置临时施工用地和施工便道,利用永久占地进行迂回施工……

“原先的取土场,恢复原貌后已经长出了30厘米高的红柳。修路不仅没有破坏环境,还在改善环境。”牧民根登说。

不破坏环境,“将路轻轻放在戈壁滩上”成为京新筑路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京新高速公路建设现场。

让“一带一路”更畅通

此前进出新疆的高速公路大通道只有一条G30。京新高速公路通车后,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京新高速的修建大大改善了沿线百姓的生活。在高速公路修筑过程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新建了935公里通电、通讯和458公里的供水管道工程等基础设施。通车后,该地区增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

按照国家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及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综合交通通道”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段通道,由3条国家高速公路和国家干线铁路并行组成,分别是北通道、中通道和南通道。其中,北通道就是由京新高速公路和北京到乌鲁木齐的铁路共同组成,几乎覆盖了阿拉善盟全部重点城镇、矿业园区、重点经济开发区和旅游景区。它的建设,对完善交通网络布局,推动阿拉善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和“向北开放”战略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位于京新高速公路白明段的甘肃省马鬃山镇正计划发展旅游业和精细加工产业。曾经,马鬃山镇牧民出行只能沿着土路走上三四个小时。

“京新高速公路通车后,出行更加方便,农畜产品外运全国更加便捷,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农牧、旅游产业的兴旺,沿线农牧区群众收入大大增加,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根登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轶辰)

【建设者说】

情注大漠,京新高速穿越无人区

中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东北投资公司党委书记,辽、吉、黑指挥部指挥长,原中国中铁京新高速公路项目总包部党工委书记、总经理孙玉国

2015年11月8日,在京新高速公路建设的开局之年,我们邀请了焦裕禄干部学院名誉院长、焦裕禄女儿焦守云,为全体建设者作了一场名为《我的父亲焦裕禄》的专题报告。

争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成为全线279名党员的目标和行动,他们带领8100余名参建干部职工,建设了一条人民放心的交通工程。

我的切身体会可以用三个“苦”字来概括:2015年是攻坚克难认识苦;2016年是决战决胜战胜苦;2017年是完美收官怀念苦。

京新高速,穿过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面对无水、无电、无路、无通信、无人烟,几乎与人类现代文明隔绝的“绝境”。当地牧民告诉我说,这里“只能养骆驼,牛羊都不好活。要修路,难乎其难”。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黄沙漫天是我们的日常“标配”。沙尘暴来的时候,就像在天地间立起一堵墙,排山倒海地压过来,遮天蔽日,小石子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沙尘暴让我们由怕到战,由战到胜;历时三年,苦了三年,战了三年。这样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

我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没有水。最长的时候,我一个多月没洗过澡。“半盆水洗脸用了洗脚、洗脚用了洗厕所,一滴都不能浪费”是常态。工地的小伙子们为了省水,全剃了光头。

我带领大家看地形、查地图、用卫星地图找、找专业打井队打,十八般武艺全都用上,效果甚微。90%的施工用水还得从100公里以外的水源地购买,1立方米的水成本高达100多元。面对“水比油贵”的困境,我们创造性地发明了“焖料”新工艺,节约了30%的用水量。

参加工作20多年,我从来没有干过这么艰苦的工程。百里内只有3户牧民,距离最近的县城远在200公里以外,看病、理发都是奢望,寂寞和孤独侵蚀人心。

但对中铁人而言,既然选择了筑路,就意味着选择了远方;既然选择了坚守,就意味着必须面对常人难以理解的亲情割舍。

我曾经在朋友圈里留言:“天空无飞鸟,地面不长草,十里一个人,风吹石头跑,夏天如锅炉,冬季赛冰窖,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但令我骄傲的是,我们这支队伍没有一个人是因为环境恶劣当逃兵掉队的,只有因为干得出色被提拔调走的。

2017年3月6日,我们启动了“三走三看”党建主题实践活动,邀请了23位建设者的家属“走京新,看亲人”。一位50多岁建设者的家属哭着说,我不该埋怨你,你太辛苦了。

我曾对所有人说,“在美丽的阿拉善大地,除了留下一条康庄大道、一段美丽传说和一腔深情厚谊外,不留下一丝来过的痕迹”。承担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始终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我们为沿线政府、牧民、边防部队义务修路80余公里,捐建饮水工程价值200余万元,捐助建筑材料、生活物资价值220余万元。

依托我们提出的“十个京新”目标、“两个建设”理念和“844文化体系”,中国中铁旗下7个工程局19家施工单位以做实、做牢、做强党建文化工作为统领,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央企助力、地方支持、员工奉献,在仅仅16个月的有效工期内,成功筑起了一条沙漠巨龙。

2017年7月15日,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那一刻,我和在场的所有人都泪如泉涌。

我说,“女儿”出嫁了。能和兄弟们并肩战斗是我一生的幸运与荣耀,京新高速注定要成为我们一辈子的勋章和记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看着一项项超级工程、大国重器问世,我由衷地感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祖国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民族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让每一个人奔跑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道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轶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