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甘肃构建大科普格局:“嫁接”科技入园区 共享智慧新生活

2019-09-13 15:25:36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9月13日电 (记者 魏建军)“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农作物品种,集成到示范园,供大家参观学习的同时,也可自己发展。”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设施农业联合会会长石建业表示,利用专业服务团队解决农民在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将科技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嫁接”到园区,然后再推广到生产中去。

图为定西市安定区设施农业联合会会长石建业介绍“科普小院”及科技助农脱贫情况。 魏建军 摄图为定西市安定区设施农业联合会会长石建业介绍“科普小院”及科技助农脱贫情况。 魏建军 摄

12日,2019年全国科普日甘肃主场活动暨科技馆联合行动在甘肃科技馆启动。同期,甘肃省各市(州)县区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

图为“智慧新生活”科技展台。 魏建军 摄图为“智慧新生活”科技展台。 魏建军 摄

石建业介绍说,此次他们带来的是通过旱地日光温室生产的葡萄、西红柿、南瓜等水果和蔬菜。为当地农民提供一个示范推广和搞科普宣传的基地。通过大家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帮其脱贫致富。

他说,农户在园区里面经常可以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科普活动。定期还会有专业服务团队到示范园、合作社等进行技术合作、指导、宣传。每年还多次下基层,统一组织讲座,惠及更多农户。“即使农民,也经常能接触到一些科技前沿的新东西。”

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为2019年甘肃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科普小院颁发奖牌。

甘肃省副省长张世珍表示,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主线,推进以甘肃科技馆、基层科技场馆、科普信息化为重点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面向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基本形成了联合协作、协同共建、资源共享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使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5.16%。

张世珍说,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积极整合各类科普资源,打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广泛普及航天科技、人工智能、5G技术、工业互联网等前沿科技和环境保护、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科学知识,促进科学精神和科技成果全民共享,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全面提升。

据了解,201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以“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为主题,是一次主题性、全民性、群众性系列科普活动。活动围绕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普厚植创新基础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普及前沿科技和民生领域科学知识。

甘肃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炳东表示,此次活动和往年相比,吸纳了科技馆联合行动、乡村振兴农村科普联合行动内容。整个科普活动围绕科普日活动主线,采用展示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019年,甘肃省科协继续实施了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共有20个农技协联合会、25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3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个科普示范社区和6个少数民族科普队被评为先进集体,11个贫困县科技致富带头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同时,还启动开展了科普小院建设工作,共评选出9个优秀科普小院。

陈炳东说,甘肃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已经成为继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外的又一项特色品牌科普活动。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国科普日甘肃主场活动期间,主办方还举行了VR科普大篷车互动体验、科普大讲堂、科普现场秀表演、科普情景剧展演、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科普信息化建设展示、农土特优展品展示、科普进社区进校园等一系列市民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