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走出特色脱贫路
新华社南宁8月21日电(记者向志强)这里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5个民族世代聚居,被称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这里又是集“老少边山库”于一体的极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23.47%……近年来,位于桂滇黔交界的隆林各族自治县以高质量脱贫为核心,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凝聚合力多措并举,走出了一条极贫地区的特色脱贫路。
全力补短板:修路、引水、改电、建房
在猪场乡那伟村地势最高的洞沟屯,几户村民正忙着盖新房。“去年硬化路通到了屯里,建材的运输成本减少了三分之一,山里的东西也卖得上价了。”村民熊金文说。
对于往日不通公路时的艰辛,熊金文记忆犹新:每天早上背着100多斤的生姜和油茶果到乡里去卖,走到已是中午;为了通电,一根电线杆要二三十个人轮流抬才能抬回来……
“隆林是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修路等建设成本又很高,长期以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很差。”县委副书记钟永锋说,近年来,全县以“大会战”的姿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面铺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隆林不少贫困村枯水期缺水,群众用水一度难以充分保障。
走进克长乡后寨村丫口屯,三种不同的设施反映出饮水条件正在发生的变化:最早的露天水柜,现在主要是供禽畜饮用;目前大多数群众用的是密闭水柜,通过胶管将水柜里的水引到家里;第三种就是已经铺设完毕的自来水管,再过一个月,一个惠及全村人的集中引水工程就将竣工。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隆林县共计投入约18亿元,实施通村通屯硬化道路1018条2407公里,762处安全饮水工程,113项行政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设施,6970户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宽带网络建设等惠及民生的项目。
多元强产业:因地制宜、科技助力
石山地区缺水少地、交通不便,无法发展大规模产业。隆林县就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逐步形成“多元化共存”产业模式。
刚卖了5000多元的蚕茧,者浪乡么窝村村民罗正秀又开始对蚕房进行消毒,准备养殖下一批。“今年可以养10批左右,估计能有三四万元收入,脱贫没问题。”罗正秀笑着说。
罗正秀一家5口人,以前家里主要靠打工和种玉米、养猪生活。2017年,当地利用帮扶资金发动群众种桑养蚕,建设了3个标准化大蚕房,贫困户可免费使用,桑苗和化肥也有补助。
桑蚕、油茶、板栗等是隆林的传统特色产业,但由于种植经营方式粗放、品牌意识不强等,效益不高。为此,隆林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企业、打造品牌、电商销售等,产品和产业竞争力逐步提升。
在沙梨乡岩偿村,国有企业三门江林场正建设示范区,对当地村民种植了几十年的数百亩油茶林进行改造。
村民黄金刚把种了30年的18亩油茶林租给了林场,每年每亩有200斤茶果的保底收成,等改造完成之后,超过200斤的部分还可以享受分成。“如果自己种,一年一亩也就收200来斤,施肥、收果还很累。”黄金刚说,从油茶林中解脱出来的他一边打工,一边筹划着多养一些鸡鸭,争取尽快脱贫。
几年来,隆林县重点实施特色产业“四个万亩工程”,积极打造种植业“三张叶子一株蕉”、养殖业“两黑一黄一青一白”的产业名片,特色主导产业覆盖贫困户20531户,覆盖率达95.06%。
广泛促协作:全方位帮扶添动力
县城的昌隆服装有限公司车间内,35岁的陆志风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自从十多年前因事故致残后,他就没找到过稳定的工作,直到一年多前来到这里。现在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还可以享受免费食宿。
公司总经理黄东海告诉记者,公司101名工人中40多人来自贫困户或残疾户,公司在一个贫困村建设的扶贫车间近期也将投产。在全县开展的“千企扶千村”活动中,已有上千名贫困人口受到帮扶。
记者发现,在隆林县挂职的县领导和驻村第一书记,来自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深圳市罗湖区、自治区政协办公厅、自治区林业厅等多个帮扶单位。各界力量正凝聚成隆林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2012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始定点帮扶隆林,不仅组成驻县“三人小组”、实施优惠信贷政策,还建设完善了担保体系。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农发行对隆林共审批贷款金额40.91亿元,累计投放贷款16.73亿元,用于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屯级道路、医疗设施、村级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同时累计向隆林优惠贷款利息超过700万元。
2016年深圳市罗湖区开展对口帮扶以来,共投入资金4080.272万元,实施项目数十个,输送到深圳就业的贫困人口700多人。
“扶贫协作不仅带来了人才、资金,还有先进的技术、理念、模式等,让我们的脱贫攻坚更有底气。”钟永锋说。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全县已累计减贫5万多人、脱贫60多个村,贫困发生率降至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