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6日讯(记者 周秘) 多年来,他无私奉献家乡建设,竭心尽力造福乡亲,满腔热忱帮助困难群体,捐资建设希望小学、通村公路、群众文化广场和新型农民居住区,组建养殖场、现代农业农机示范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基地、食用菌厂等产业项目,在黑土地深处探索发展致富之道,把“贫穷之地”变为绿色生态小镇,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他为“点燃美好生活火种的人”。他就是齐齐哈尔市卓建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拜泉县国富镇德润新型社区主任,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诚实守信)岳国良。
重信守诺 初心不改
1963年,13岁的岳国良就跟随父母来到拜泉县国富镇自治村范家屯务农。由于环境不适应和生活艰辛,父母不到3个月就病倒了,两年内相继辞世。从此,岳国良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带着弟弟妹妹生活在自治村,是自治村的百家饭养育了他们一家。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乡亲们家里有大事小情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整整5年,他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岳国良20岁时,决定离开自治村去外面闯荡。临别前,他向乡亲们承诺,“等我将来有能力了,一定回来报答你们。”他在大兴安岭当过伐木工人、建筑工人,赶过马车,掏过厕所,拉过煤车。后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他落脚于秦皇岛市,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事业渐渐有了起色,岳国良却一刻也未曾忘记许下的诺言。2004年,他放弃了秦皇岛市已成规模的事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黑土地,创建了齐齐哈尔卓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带领乡亲们创业。
真情付出 言必信行必果
岳国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着手资助自治村建设和发展。从1996开始直到2008年,他无偿捐献600多万元,建希望小学、修通村通屯公路、建群众文化广场、卫生所和免费浴池,让村民学习、娱乐、看病、洗澡有了去处。
2008年,他主动找到拜泉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撤并自然屯,组建新社区,土地集中经营”的思路和想法。他多次跑市进省,请项目、批规划、筹资金。先后从自己公司拿出1.07亿元,建设占地10万平方米的德润社区。2012年,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正式落成,610户村民喜迁新居,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为解决村民入住社区的后顾之忧,他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居民楼装修后销售价格每平方米600元,比拜泉县县城楼房均价低2400元;入住三年内不收取暖费和物业费、水费,费用由岳国良自行承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生活,捐资建设了使用面积11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忙着乡亲们的房子,岳国良也不忘乡亲们的孩子和票子。多年来他持续无偿资助大学生数十名,还出资280余万元修通了5.5公里自治村通国富镇柏油公路,校车直达国富镇。为了安置剩余劳动力,他出资760余万元创办了养猪场、养牛场、养鹿场,农民在当地就能增加收入,离土不离乡到村企上班。2009年,他组建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仅4年,就拓展到周边的5个村、1095户。自治村由落后村、负债村转变为先进村、“千万村”,2018年总收入突破4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3800元。
助力脱贫 担起社会责任
拜泉县作为全国深度贫困县,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形势严峻。岳国良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主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依托拜泉县林下经济优势,在去大兴安岭、东宁、牡丹江等地对食用菌生产情况、发展前景、生产设备、市场空间、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对比后,决定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依靠食用菌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
2015年初,岳国良开始筹划食用菌厂建设,总投资1.18亿分期建设黑木耳生产线,一期工程投资80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一个生产周期后,建成黑木耳挂袋大棚200栋、60亩地摆菌包生产黑木耳示范园区各一处,生产菌包500万袋,实现销售收入1560万元,带动132名贫困群众月增加收入2500-3000元。
为吸收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到食用菌项目之中,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他多次带领种植户考察佳木斯、鸡西、汤原学习黑木耳项目的建设和种植技术,亲赴韩国研究黑木耳的深加工。2017年,岳国良又推进了二期工程建设,建成日产菌包1.2万袋菌包的生产线、食用菌大棚加工生产线、食用菌物流公司、食用菌深加工厂和研究所。目前,食用菌厂年产菌包2500万袋,菌包销售及基地种植收入达到6300万元,实现利润超过1200万元,带动周边村屯就业300人,辐射全县1000户、4000人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