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
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
滇西北的大丽高速,是我国第一条通达西藏的高速公路。公路沿线都是山水美景,被誉为“最美高速公路”,也被称为“让人慢下来的高速”。行驶在大丽高速上,就是一次生态之旅、诗画之旅。
环洱海生态廊道。张勇摄/光明图片
拉起洱海弓弦的生态长廊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写尽了云南大理之美。4月14日,记者在海东山岗上的大丽高速俯瞰洱海,忽然发现洱海有了琴弦——环洱海生态廊道。这条郁郁葱葱的绿色生态廊道,犹如给洱海戴上了一个巨大的绿色花环。
在海西段生态廊道,路两边湿地花草连绵不断,洱海水面波光粼粼,白族特色民居映入眼帘。生态廊道施工方指挥长杨成周解释说:“村庄旁的湿地叫雨水花园,底部铺有多层碎石、火山石、沙子等,上面种花卉植物,形成一个村庄污水净化系统,地表水经雨水花园净化后进入洱海,水质达到二类水。”
“原来这一带湖边没有路,都是房子。现在湖边的房子都拆了,我家390平方米的住房也拆了,将搬到喜洲安置点。政府要保护洱海,修建生态廊道,我们很支持!”洱海西岸大宁邑村村民杨定生说。
自2018年以来,大理先后推进生态修复及湿地建设、生态廊道建设、生态搬迁、管网完善、科学实验地建设五大工程。目前已完成环湖129公里生态廊道主体工程建设,海西段阳南溪至桃源北46公里生态廊道已投入运营。“环湖1806户生态搬迁户的住房已拆除,做到人退湖进。生态廊道是保护洱海的最后一道防线,将成为生态道、保护道、景观道、文化道、旅游道、健康道和致富道。”环洱海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指挥部副部长李学鑫说。
洱海东岸兴起绿色科技新产业
洱海西岸村庄、人口稠密,苍山脚下处处田园风光。而洱海东岸片区人口村寨较少,荒山连绵。“为了保护海西生态景观,带动海东发展,十年前修建大丽高速时,把高速线路改在海东。”云南省交投集团大理管理处党委副书记熊正邦说。
2013年,大丽高速建成之时,正值海东开发热潮。近年来,为避免破坏海东脆弱的生态环境,减轻洱海污染的压力,大理全面停止开发海东。洱海要保护,地方要发展,以新科技企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为大理闯出了一条新路。4月12日,记者来到海东,发现在大丽高速上登出口附近、大理机场旁,出现了一个新型产业园区——云南省信创(大理)产业园。产业园于去年9月挂牌成立,目前已入驻中国电子系统、长城科技、科大讯飞等36家企业。
“我们落户大理,是因为这里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中国电子系统云南公司副总经理张琢说。
目前,产业园内长城计算机系统公司自主PC、一体电脑、笔记本、服务器等生产线已建成投产,科大讯飞墨水屏教育终端生产线、手写板生产线和宗盛智能科技自动售卖机生产线正在紧张建设之中。云南长城计算机系统公司总经理孟应生自信地说:“我们的制造基地没有污染,没有废气废水,符合保护洱海的要求。”
玉龙雪山下村民们的新产业
大丽高速穿过一座座森林茂密、郁郁葱葱的高山峡谷,来到了距丽江古城仅16公里的拉市海服务区。
“云南提出把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成美丽云南重要名片。拉市海服务区地处大滇西旅游环线关键节点,是展示丽江市乃至云南形象的重要窗口。”云南交投集团经营开发公司副总经理熊剑说。升级后的拉市海服务区内绿树成荫,游客在玻璃平台上可尽情眺望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玉龙雪山,成为名副其实的“丽江第一景”。
丽江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叠加大丽高速带来的便利交通,给丽江许多村寨带来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新机遇。丽江市玉龙县拉市镇均良下村位于拉市海湿地北面,全村52户以纳西族为主。近几年来,村党支部发挥毗邻大丽高速的优势,依托拉市海湿地和纳西族文化资源,引进花卉公司合作发展观光旅游产业,2019年接待游客12万人,产值突破500万元。目前正在形成集骑马观光、玫瑰观赏、纳西文化展演等为一体的乡村生态观光旅游产业。
4月15日,在游客熙熙攘攘的玉龙雪山蓝月谷,忙碌着一支婚纱摄影服务队伍,服务人员全是景区内玉龙县大具乡甲子村的村民。2017年,甲子村成立了甘子甘坂婚纱摄影服务公司,提供景区车辆、化妆间等婚纱摄影服务,全村2500多名村民都是股东。“公司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又解决了景区村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包含各项旅游反哺资金在内,去年村民平均收入27000元,成为‘旅游+扶贫’的典范。”甘子甘坂婚纱摄影服务公司副总经理杨红光说。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3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