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园里,为何安葬着一位外国记者? 五一假期首日火车票开售 有去三亚机票便宜650元 3月“小阳春”涨价城市四连增 年内楼市调控已超150次 说起在珠海横琴当科学家 这位博士忍不住就要“凡尔赛” 四川阿坝:半是绿水半是白雪 九寨沟降下春雪 农业农村部研究部署红火蚁阻截及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 多米尼加:中国疫苗保护率不容置疑! 婚姻辅导、整治彩礼、杜绝婚闹……婚俗改革改什么? 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北京交大董事会新设人才培养委员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 王毅同越南新任外长裴青山通电话 中外专业团队携手打造旅游读物 讲述魅力“海南故事” 中国90多个城市沙尘严重污染 北京济南等PM10小时浓度破千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5例 其中本土1例在云南 广东中山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复阳 5名密接者检测阴性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郑州等市借引黄灌溉之机“人工造湖” 水资源浪费严重 中国各省级检察院将设惩治网络犯罪指导组 浙江生命健康学会联合体成立 46家省级学会加入 烈士陵园里,为何安葬着一位外国记者? 百名民建会员企业家走进福建平潭话发展 学者评新疆生活纪录片:展现美丽温暖 反击涉疆谎言 江西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叶国兵接受审查调查 报告: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同比上升 “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宣讲活动在京启动 张云飞:从“零”开始,我们将无人船艇技术核心技术做到世界领先! 两地跑 三地联 大胆创:在横琴闯出一片天地 湖南省株洲市副市长顾峰接受审查调查 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可持续获奖作品展在贵阳开展 中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士仗义执言讲述新疆的事实真相 中国地震局开展河北滦州4.3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 城市版“桃花源”亮相南京: 一地尽揽园林芳华 栗战书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一次委员长会议 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4月26日至29日在京举行 区校联手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上海北大科技园落户宝山 北京为生态涵养区立法 破坏生态将按修复成本处罚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坚守开放和共赢初心 促进亚洲与世界共同发展 农业农村部研究部署红火蚁阻截及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 全国总工会启动劳模工匠优秀事迹全国巡回宣讲 新疆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活动” 展示中国智能高铁精品力作 《大国速度 百年京张》英文版正式启动 中科院为京城怀柔所有中小学校配齐科技副校长 一桥越沧海——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谱写“湾区新篇” 河南建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 遏制天价彩礼等不正之风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与华打交道需客观看待事实 “脱钩”行不通 中茶协秘书长:中国人说不清楚中国茶,这是一种悲哀 中国“黄沙漫天”会成为常态吗?专家:沙尘总体减少趋势未变 北京强化地方金融监管 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可采取约束措施 新潮又古老!年轻的深圳竟藏着一座千年古城 北京拟规定高等院校、中学开展保密教育 最高检:规范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 司机等乘客30多分钟因未主动搬行李被取消订单 滴滴回应:平台对搬行李无强制要求 全国总工会:劳模工匠优秀事迹全国巡回宣讲正式启动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烈士陵园里,为何安葬着一位外国记者?

2021-04-17 09:42:34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新华社济南4月15日电 题:烈士陵园里,为何安葬着一位外国记者?

新华社记者杨文

春日的山东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绿意盎然。在众多的英烈纪念碑中,一座外国人雕像引人注目。

他鼻梁高挺,眼眸深邃,两臂交互放在胸前,右手拿着钢笔,左手握着采访本,目光注视着远方。

↑4月13日,游客在山东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瞻仰汉斯·希伯墓。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这是著名记者汉斯·希伯的墓。在中国抗战困难时期,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记录抗战的真实场景,最后牺牲在抗日战场。”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杜伊霏说。

汉斯·希伯1897年生于波兰,在德国上学期间加入德国共产党,并在中国危亡时刻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他用手中的笔,向全世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蛮行径;生命最后一刻,他同敌人英勇战斗,牺牲时手中紧紧握着枪。

1925年,作为记者的汉斯·希伯第一次来到中国,报道中国工人争取生存解放的斗争。

1928年,汉斯·希伯在《从广州到上海:1925-1927》一书中,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他在前言部分写道:“这本书献给中国革命和中国的英雄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美国的报刊上发表《中国正越战越强》等文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他和夫人卢·秋迪曾化装成医生和护士,把药片送给在敌占区的新四军。

抗战期间,汉斯·希伯去延安采访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并写了一本约8万字的书稿《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为进一步了解八路军在敌后的活动情况,他提出去山东采访的要求。

1941年秋天,汉斯·希伯从苏北来到山东。他换上鲁南特有的鞋子,穿上八路军的灰棉布军装,白天采访,晚上写作,并参加夜袭战斗。战士们和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洋八路”。

  ↑这是汉斯·希伯曾经使用过的指南针(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1941年11月,日军集中5万多兵力,妄图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消灭在沂南县,汉斯·希伯和抗日军民一起参加这次反“扫荡”战斗。在罗荣桓的指挥下,八路军依靠熟悉的地形和准确的情报,一枪未放,从留田突围,顺利到达费县。

汉斯·希伯不顾奔波的劳累,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立即写出文章《无声的战斗》,赞扬突围的战士勇敢机警。

1941年11月30日,汉斯·希伯随部队与日寇遭遇于大青山,战斗异常惨烈。在警卫员牺牲的情况下,他拿起警卫员的枪,与敌人决战,不幸牺牲。

“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1944年,山东军区这样评价汉斯·希伯的一生。

1981年5月,汉斯·希伯的夫人卢·秋迪来临沂时说:“无数先烈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献出了他们的生命。希伯同志作为共产党员尽了自己的义务。我们将永远铭记所有的先烈。”卢·秋迪1997年1月病逝于北京后,与汉斯·希伯合葬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青山处处埋忠骨,捐躯曾有异域人。

几十年来,汉斯·希伯在中国的事迹,感动了无数来烈士陵园的祭奠者和参观者。英烈们为信仰献身的精神,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代代相传。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