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 张素)8日发布的一份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年度榜单显示,尽管美国学者入选人数依然有着压倒性优势,但中美差距有所缩小。
当日,清华大学AMiner联合北京智源研究院、清华—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揭晓2021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AI 2000榜单”。
“AI 2000榜单”于2020年首次发布,涵盖人工智能学科20个子领域,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语音识别、数据库、人机交互、芯片技术、物联网等。每个子领域排名前10的学者当选该领域当年“AI 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奖”,排名前100的其他学者获“AI 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提名奖”。
中国呈现追赶之势
今年榜单评选依据为2011年至2020年、即在这十年间人工智能领域49家顶级期刊会议收录的共计178254篇论文、204483位作者的大数据,采用智能算法自动化生成榜单,得到200位“AI 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奖”以及1800位“AI 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提名奖”。
与去年相比,今年榜单上,美国学者入选人数依然以压倒性优势位于第一位,但占比从61.4%下降至58.2%,中国学者入选人数占比从9.3%上升至11.1%,绝对数量也从去年的171人增长至222人,排名第二。
该榜单发布者表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仍占有绝对优势。例如,20个子领域中,除了物联网、语音识别、多媒体和知识工程4个领域外,美国人才占据了其余16个人工智能子领域的榜首。从学者在各个国家的数量分布来看,美国也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中国上榜学者数量位居第二,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发布者认为,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一年时间中国上榜学者数量增加51人,证明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正在不断加强。
谷歌入选学者“破百”
与此同时,美国的企业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榜单显示,谷歌、微软等公司拥有的人工智能学者数量多于高校。其中位居首位的是美国的谷歌公司,共135人次入选榜单,也是唯一一家学者人数过百的机构。
清华大学为唯一入选榜单“TOP10”的中国机构,其余均为美国机构,且美国机构学者总体人数遥遥领先。
榜单还对国家研究热度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去年,中国对人工智能的研究热度超越美国,位列第一。如果从全局热度来看,美国早期就有着领先优势并一直保持着最高热度,而中国的研究热度在近年来赶超美国。
女性学者登上榜首
这份榜单发现,入选学者跨领域特点尤为明显。有278位学者的研究方向涉及了多个领域并且取得杰出成果而上榜。
其中,2018年图灵奖得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Yoshua Bengio在5个领域上榜。他的h-index值高达188,入选论文994篇,引用量457997。
榜单进一步分析学者性别特征,呈现“男多女少”。发布者解释说,男性学者在人工智能各领域中均占多数,共1774人次,占比88.6%;女性学者占少数,共180人次。考虑到存在同一学者入选不同领域的现象,经过去重处理后,男性1501位,女性154位,男女比例约为9.7:1。
需指出的是,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女性学者Virginia Vassilevska Williams在计算理论领域排名首位,其入选论文为15篇、总被引用值2157次,成功当选本年度该领域“最具影响力学者”。
深度神经网络之“热”
这份榜单还通过对大量论文和学者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以分析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结果显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热门的10大研究话题分别是——
Deep Neural Network(深度神经网络)、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Feature Extraction(特征抽取)、Social Media(社会化媒体)、Social Network(社交网络)、Computer Vision(计算机视觉)、Information Retrieval(信息检索)、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Data Mining(数据挖掘)、Speech Recognition(语言识别)。
值得一提的是,榜单的技术平台AMiner是一个提供海量中英文文献检索的人工智能搜索学术平台,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唐杰教授团队研发,拥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该平台包含了超过2.6亿学术论文/专利和1.33亿学者的知识图谱,能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权威和具有认知智能的学术搜索服务。(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