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
博鳌亚洲论坛对海南有特殊意义
- 本报记者 苏庆明 实习生范平昕
“如果没有博鳌亚洲论坛,海南的开放进程和国际化步伐可能要慢不少。”在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之际,曾长期负责论坛服务保障工作,后又以学者身份参会的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就论坛对于海南的特殊意义这样总结道。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召开前夕,吴士存接受了海南日报记者专访,分析论坛带给海南的收获,并对下一步论坛将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期待。
论坛让海南站到
“最前沿舞台”
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在海南省外事侨务部门任职(其中2003年至2013年任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此后担任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并连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吴士存,一路见证了论坛发展。
“20年来,每年论坛年会都有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席,大量外国现政要或前政要以及众多世界五百强、国内大型企业参加,主流媒体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吴士存表示,博鳌亚洲论坛大大提升了海南的国际影响力,“这是任何其他机制、平台都无法取代的”。
吴士存介绍,论坛成立后,海南经历了从单纯服务保障论坛到主动利用论坛的转变,利用形式也从图片展这样的浅层次转变为主动设置议题、举办分论坛和海南专场交流这样的高层次活动设计和安排,服务自身经济社会发展。
“在扩大海南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论坛也促进了海南的国际化,但这一点我们可能感受不到。”吴士存表示。而“感受不到”的原因,在于许多细节并不外显。
例如,论坛年会对人的眼界和思维的影响。“每年年会我们都有省领导、厅级领导和地方领导参会。每当我们进入会场,聆听各国领导人、大型跨国公司CEO主旨演讲的时候,我们都感到自己处在世界最前沿的舞台。这种氛围,对我们各级领导的见识和国际视野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吴士存说。
有些成果,并不直接在论坛上诞生,但与海南在论坛年会期间的努力密不可分。“例如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从构想到政策落地,背后就有博鳌亚洲论坛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当年论坛年会期间,海南省积极向国家领导人建议和争取支持,还利用部长午宴这样的特殊场合争取国家部委支持,促成中央出台政策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吴士存介绍。
可借论坛“拿来”
全球自贸港建设经验
时下,建设自由贸易港,这一中国内地尚无先例之举,是海南发展最核心的议题,也是外界关注海南的焦点。吴士存说,现在中国内地已经有21个自贸试验区,但只有一个自由贸易港。“自贸区和自贸港都讲制度创新,但自贸港更讲究制度集成创新,是更高层次的创新。在自贸区制度创新碰到‘天花板’后,接下来就要靠自贸港来突破。”
在吴士存看来,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要积极探索,但“时间紧,任务重”,“完全靠自己摸索时间是不允许的”,因此还要奉行“拿来主义”,借鉴全球各地自贸港建设的成功经验。而博鳌亚洲论坛恰恰是借鉴全球经验最佳场合之一。
今年的论坛年会是启动海南自贸港建设后的首个年会,“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趋势”分论坛将举行。对此,吴士存给予很高期待。
“如果今年分论坛成功举办,我想将来可以继续做大。例如,打造成一个独立的机制化的论坛,体量和时间上都会优于分论坛。借这一平台邀请全球其他地区自贸港的管理层和企业代表来集中分享、交流经验,再将招商引资结合起来,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未来还可以设想和消博会结合起来,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他畅想道。
用智力支撑
构筑论坛吸引力
吴士存认为,历经20年成长,博鳌亚洲论坛已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型会议品牌,也是海南的一张名片。
“有位外交部前领导曾说过,从外事工作服务保障水平、接待外国领导人数量上看,全国范围内除北京、上海以外,海南是比较突出的。”吴士存表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为海南赢得了“小省大外事”的赞誉。
同时,他也认为,论坛依然存在成长空间。论坛成立之初的设想是成为“东方达沃斯”,但时至今日,和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在影响力、国际化水平、智力支撑层面依然存在不小差距。
吴士存说,达沃斯论坛对世界各国政要、企业家极具吸引力,其发布的年度经济报告和国家竞争力指标权威性很高,“来到这里就能感受世界经济跳动的脉搏”,这既源于其数十年的积淀,也源于其强大的智力支撑。“它的专家团队是全球最顶尖的,系各自领域内数一数二的学者或科学家。任何议题的讨论,都能第一时间获得最前沿的资讯,所以它的议题设置能力也是顶尖的。”吴士存表示,智力支撑是博鳌亚洲论坛要进一步强化的地方。
吴士存说,博鳌亚洲论坛未来应该走上“社会化”道路,靠智力支撑塑造影响力和权威性,靠前沿话题设置、演讲嘉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各路精英参会。
他也表示,博鳌亚洲论坛需要学习借鉴达沃斯论坛,但不必完全对标,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级的、以推进亚洲一体化为宗旨的经济论坛上发展潜力很大,“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市场,其本身也赋予论坛独一无二的强大吸引力。”
(本报海口4月8日讯)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