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这个老书记真是一心为民,一门心思就是想着法让俺群众富起来!”
“我们的老书记,一辈子心里就装了俩字——‘集体’!”
“俺村能发展到今天,俺老书记是大功臣,村里人人都很敬重他!”
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关村村民和干部交口称赞的“老书记”名叫常更立,与共和国同龄。自1980年12月任西街关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至今已有40个年头。
常更立(右一)在村集体蔬菜市场了解市场行情。
40年来,常更立始终勤政为民、恪尽职守,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一心一意为村子谋发展、为群众谋幸福,把一个原来集体账目负债87元、人均收入不足100元的西街关村,变成了现在集体年收入50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的小康村。
一心为民赢民心
西街关村是一个拥有2700余人口的大村,其中常姓人口不到60人,常更立却能在40年间次次以高票乃至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靠的就是吃亏奉献、一心为民的实干作风。他常对党员干部说:“咱当干部,要对得起党、对得起群众,有公心、办实事、能吃亏,群众才认可。”
常更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全村人选临街门面房,他让群众先挑,自己要最后剩下的;在推荐村干部人选上,他不搞亲亲疏疏,不以人画线,谁素质高、能力强就推荐谁;村里群众有啥需求,他就往哪方面用功。“老书记处处把集体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自己个人的事放在第二位,所以群众很拥护他。”村党支部委员王敬国说。
交谈中,王敬国还打趣道,他们的老书记有点“抠”。“他从不用公款招待任何人,遇到必要的招待,也是他自掏腰包请客,更不允许村干部利用公款吃喝。”他说,至今,这位老书记的交通工具还是一辆自行车。曾经有人提议给他配备一辆小车,却被他果断拒绝:“公家的钱不能方便我一个,不能买!”
而在很多村民眼中,常更立却又特别“大方”。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他投资200余万元建成西街关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供村里的舞龙队、腰鼓队、秧歌队等12支群众艺术团体进行排演,村里建有健身房、娱乐室等多个功能室,供群众娱乐休闲。同时,该村投资4000万元,建设8000平方米的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基本完工。此外,每年拿出一部分钱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和党员发放中秋节、春节福利。
由于年龄原因,常更立曾3次向组织写过辞职信,提出把位置让给年轻人。但村民却对他不舍:“只要常书记在,我们就愿意选他当我们的‘官’!”
党建引领聚民心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在常更立看来,只有把村“两委”班子团结起来,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好,才能带领群众致富谋发展。
在最近的一次村“两委”换届中,西街关村选拔了几位工作出色、群众基础好的年轻人进入村班子。“年轻人思想开阔,跟得上形势,有事冲得上去,我们这几位班子成员都是骨干。”常更立说,他们明确了职责分工,坚持每半个月组织召开村“两委”成员会议,汇报工作情况,强化思想教育。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要求全体党员必须佩戴党徽、坚持记学习笔记,并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内的党建文化长廊、民俗馆等阵地,对党员加强学习教育。如今,在西街关村开展的义务劳动、无偿献血、文体演出等活动中,党员都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参与人数占80%以上。
该村还实行“四议两公开两监督”制度,对村里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形成了“村里的钱怎么花,要让群众来当家;村里的事怎么办,要让群众说了算”这一民主管理模式。通过健全制度与公开运行,党员和群众对村集体的事情了解得多了,群众参与决策的热情也高了。用常更立的话说,现在干群拧成了一股绳,村里连续20年没有一例上访事件。
集体经济暖民心
像常更立这个年龄的人,对集体有着浓浓的情结。从任党支部书记那天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村里的集体经济搞上去,把人居环境建设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随着南乐县城的发展,1994年,西街关村村民从旧址搬迁到了新居——“小康村”。多年来,常更立带领党员群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盘活土地资源,建成了2个蔬菜市场,创办了通达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十几家企业,村里还有上百套门面房。目前,该村集体企业年产值2.3亿元,集体固定资产7600万元,村民主要从事餐饮、运输、零售等商贸服务业,90%以上的群众拥有致富项目。2020年村集体年收入500余万元,人均收入保守数字在1.5万元以上。
为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该村为群众免费接通有线电视和宽带,针对缴纳新农合的村民每人每年给予100余元补贴,每人每月发放5公斤面粉,补贴5吨水、5度电;对考上高中、大专、本科、重点大学的学生,分别给予500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连续3年给村民分红,并逐年提高金额,目前人均分红500元。
如今的西街关村村民,有着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村民李静利感慨地说:“原来的‘小康村’只是我们搬迁新居后起的一个名字,现在我们村真成了名副其实、人人羡慕的小康村。”
在常更立的带领下,西街关村曾荣获河南省明星村、全省“五个好”村党支部、濮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个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先后荣获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劳动模范等1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40年间,常更立从一个满身干劲、浑身是胆的年轻小伙儿变成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但他骨子里仍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既然组织和群众信得过我,我就继续好好干,只要在这个位置上一天,我就尽我所能为群众服务一天。”常更立笑着说。记者 樊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