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输水361.22亿立方米,工程综合效益远超预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持续润泽京津冀
近日,记者从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获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输水361.22亿立方米,其中向河北省供水突破100亿立方米,向天津供水60.06亿立方米,向北京供水62.13亿立方米,向河南供水123.28亿立方米,工程综合效益远远超过预期。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中线工程源源不断输送的南来之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山清水秀的新画卷。
在河北,受水区曾经吃水难、用水难。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与配套工程构筑起安全供水网络体系。通过40余座分水口、128座地表水厂,将优质的南水送达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定州、辛集以及雄安新区。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副局长、河北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田勇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供水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及以上,明显改善了受水区水质。以石家庄市区为例,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30-350毫克/升降至150-170毫克/升,居民饮水品质得到较大提升,河北省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饮用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
在天津,全市南水北调供水总量由2014年的24.1亿立方米增至2020年的27.82亿立方米,城市供水“依赖性、单一性、脆弱性”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天津分局党委书记、局长胡金洲表示,天津市建设集中供水厂,延伸自来水管网,逐步用南水北调水代替地下水源,提升了2817个村、286.8万农村居民的饮水质量,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为建设高质量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胡金洲说,去年,天津市科学调度市内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充分利用各种水源,最大限度实施河湖生态补水,全年生态补水14.26亿立方米,建成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水系连通、海河水循环体系等重点工程,升级湿地保护区保护力度,全市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由2017年的35%提高到55%,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由40%降为零,水生态环境质量达历史最高水平。
在北京,62.13亿立方米南水增加了北京市水资源总量,提高了城市居民用水条件,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300万人。
南水的到来,在显著改变首都水资源保障格局和供水格局的同时,为北京赢得了宝贵的水资源涵养期,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南水北调大宁调蓄库、团城湖调节池、亦庄调节池实现蓄水,增加水面面积550公顷;通过向十三陵、怀柔、密云等水库存水,扩大了水域,密云水库增加水面超过5000公顷;向城市河湖补水以及回补地下水,地下水水位较2015年底25.75米回升了3.26米,连续5年回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贯穿京津冀,形成了京津冀三地水系互联、互通、共济的供水新格局,对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有效治理“大城市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证。
本报记者 刘春沐阳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