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银川3月4日电 题:(两会访谈)全国人大代表马恒燕:留住乡村教师才能留住学生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学生流失主要在于教师队伍的不健全。”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宁夏银川市二十一小学党总支书记马恒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乡村学校资源条件差,留不住老师,乡村教师超编与结构性缺编的问题同时存在,建议在选聘专业学科教师时,合理均衡搭配好,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银川市二十一小学党总支书记马恒燕(后排左一)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小学和师生一同上课。 谢宇 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小学的学科结构安排存在问题,音乐、美术、体育、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没有完全开齐。”马恒燕表示,导致此问题的因素是因为教师结构的不完善,“我们一直在想办法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让城乡孩子‘共上一堂课’”。
以宁夏为例,自2018年宁夏获批建设全国“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和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以来,互联网为乡村学校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许多帮助。
马恒燕直言,“互联网+教育”推动了农村贫困地区“粉笔、教案、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渐向“宽带、视频、远程教学”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转变。“最重要的是,乡村教师短缺也由互联网进行了一部分‘补救’。我们把录制好的音体美科学课线上推送给农村学校,线下进行教师轮岗交流,空间、时间已不受限制,技术、情感也在不断实践中升温。”
作为宁夏教育厅直属重点学校,银川二十一小学结对帮扶了宽口井中石油希望学校、闽宁镇原隆小学等多所学校,并通过集团化发展成立教育共同体,直接托管、联盟帮带银川市的近20所学校。
“同样的课本,孩子们接受程度不同,网络课堂很容易出现听不懂、慢半拍的情况。”马恒燕说,银川二十一小学本学期为原隆小学提供定制化网络服务,由二十一小教师为原隆小学单独授课。“受到‘点对点’帮扶的班级,在学区质量测查中比平行班最低成绩高出20分左右,学习质量有很大提升。”马恒燕说。
“尽管‘互联网+教育’让许多未知变成可能,机器始终替代不了人。”实践与调研中,马恒燕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要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关键环节的教育,一定要确保更多的人才留在乡村,最终保证学生能够留下来”。
宁夏银川二十一小学音乐老师为原隆小学学生进行葫芦丝吹奏教学。 谢宇 摄马恒燕表示,要下大力气、用真功夫补齐农村师资力量短板。“乡村学校资源条件差,留不住老师,乡村教师超编与结构性缺编是同时存在的。建议建立统一规范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制度,统筹省域内教师工资水平,吸引大量优秀人才长期到农村任教。同时落实县管校聘,建立常态化师资补充和交流机制,激发教师活力和结构性缺编。”
加大城乡学校“精细化”帮扶力度,激发优质资源学校教师的积极性也是马恒燕的建议之一。“如果城乡教师队伍能形成长期帮学机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教育资源,长期送管理、送教师、送教学、送讲座,总有一天,会从‘输血’变为‘造血’,乡村学校最终实现优质教育‘自生长’。”马恒燕说。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和乡村振兴的开始,中国乡村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出现回流乡村趋向。“这是非常积极的良性循环,既有利于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改变,也能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相信在脱贫攻坚、乡村教育振兴下,乡村教育越来越好,城乡差距越来越小,留守儿童越来越少,实现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脚步越来越近。”马恒燕说。(完)
【编辑:王思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