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 工信部谈支持新能源汽车:健全充电、停车等环保各项措施 湖北首部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法规实施 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 投身教育,只为“给孩子通往未来的力量”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3月1日生效 更多好物“放心购”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 中欧经贸前景看好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今天正式生效 将带来哪些利好? “期货支边”展担当 “保险+期货”助力新疆农业种植户稳健经营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券业“大年”北深超四成营业部亏损 转型迫在眉睫 10股配售不超1.5股 中信证券拟募资280亿 我国经济总量破百万亿元 人均连续两年超1万美元 连续12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2月份PMI数据透露四大关键信号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出台 智慧、绿色成关键词 互联网贷款新规解读:未来中小银行发展方向将深耕区域市场 发力差异化经营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出炉:立体路网将带动商流巨变 经济稳定恢复势头进一步巩固 制造业PMI连续1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券商2月份经纪业务佣金收入超100亿元 转板规则备齐 新三板值得抱以更高期待 未来十五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蓝图敲定 今年以来券商再融资加速 4家抛出不超500亿元“补血”计划 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保险业2021年有望进入向上周期 非银支付新规今起正式实施 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十四五”保险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PMI三大指数连续12个月在荣枯线以上 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扩张态势 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预计超17% A股累计筹资15417亿元 2月我国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 企业预期仍乐观 宁波银行2020年业绩快报:总资产16267亿元 不良贷款率0.79% 发挥税收政策激励作用 推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 银行保险机构拟加强恢复和处置制度建设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 成渝双城经济圈升“极” 22家上市银行业绩快报出炉 净利润、资产质量表现优于国内商业银行均值 江淮黄淮等地将有强降温 山东大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 东北华北多地气温骤降 南方持续阴雨气温回升缓慢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2月22日—2月28日) 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 网民“辣笔小球”被批捕 一些本土种猪濒临灭绝 警惕生猪养殖“卡脖子”现象 地方政府押注氢能背后:重复建设、地方保护、骗补等弯路还会再走一次吗 津巴布韦医生赞赏国药疫苗:中国生产越来越多的好产品 石油“匠人”阿达来提·艾再孜:做一个“倾听者” 银发族“代言人”黄改荣:尽快建立老年科 解决老年人“一体多病”难题 甘肃庄浪:“三牛”载荣誉犇新程 两批中国生产的新冠疫苗药物活性成分运抵巴西 3月1日起,进出西藏墨脱需办理《边境通行证》 中国政法队伍开展教育整顿: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锻造政法铁军 新版医保目录正式启用 新增119种药品今天起可报销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绞刑架下精神永恒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

2021-03-01 12:26:22来源:人民日报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多家外媒对此予以积极报道和好评,认为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成就和中国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治理带来鼓舞和启迪。

“乡亲们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好日子”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刊发文章讲述了中国云南一户农民脱贫的故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阿波(音)在中国云南省深山的村子里长大。一条土路通往该村,雨后土路一片泥泞,村里人没法出门。如今,在政府帮助下,阿波一家实现了脱贫。他养了鸭子、猪和牛,还在建筑工地打零工。村里有了自来水,修通了柏油路。阿波说:“没有政府的好政策,我们不会有平整的马路和自来水。老百姓都很高兴。”

文章引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和创新中心中国项目主任爱德华·坎宁安的话说,通过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在就业、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保障,中国民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丽莎白·伊科诺米指出:“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的更大作用,绝大多数中国人感到非常自豪。”美国当代世界事务研究所研究员马修·奇特伍德不久前结束了在云南偏远山村邦东乡的考察。他表示:“邦东的乡亲们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好日子,大家把这些成就归功于中国共产党。”

肯尼亚《人民报》刊发报道称,中国成功使数亿人摆脱贫困。在现代农业科技和务实的政策支持下,大量农村地区成为中国减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肯尼亚《旗帜报》发表学者卡文斯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国扶贫经验也为联合国等国际机构提供了参考,将更好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的成功经验表明,消除贫困需要正确决策、认真落实和严格监管。中国集中全社会力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各地区共享发展成果。此外,中国真诚帮助非洲国家等应对贫困挑战。许多国家借鉴中国扶贫经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这是一项非凡的成就”

法新社的报道采访了中国湖南农民刘清友(音)。报道中,刘清友分享了一本小册子,上面详细介绍了政府是如何帮助他脱贫的。2014年,刘清友家被确定为贫困户。在这本小册子中,记下的贫困原因是“因病致贫”和“因学致贫”,其后列出了国家提供的一系列帮扶措施,包括提供粮食补贴等。接下来的几年,一条穿越山区的新公路让农产品运到市场的时间缩短一半,促进了村落与附近城镇的贸易往来。刘清友说:“交通变得更加便利了……这让乡亲们的收入至少增加了30%。”经过4年努力,刘清友家正式脱贫。

“在过去40多年里,中国成功让数亿人摆脱贫困,中国民众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这是一项非凡的成就。”报道援引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马丁·芮泽的话说。

日本《西日本新闻》刊文介绍了“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省宁德市赤溪村的脱贫故事。报道说,走进赤溪村,在茶田旁边,小洋楼林立,销售白茶等特色产品的店铺鳞次栉比。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该村还是贫困村,村民大多居住在茅草屋中。后来,当地政府通过集体搬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农业技术指导等推动减贫。当地成功把茶叶发展为品牌产业,在山上建设玻璃栈道等发展观光旅游业,村民收入大幅提高。当地建立了脱贫展示馆,介绍脱贫成果。

“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俄罗斯专栏作家米哈伊尔·莫洛佐夫在俄罗斯“自由媒体”网撰文称,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文章引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话:“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文章指出,中国社会各界都参与到消除贫困的斗争中,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帮助村民推广、销售产品,为战胜贫困创造了更有利条件。

“因疫情冲击,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在增加。中国的减贫经验值得各国认真关注。”俄新社的报道指出,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贫困地区也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文章引用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的话表示,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综合采取多项措施,政府向农村地区提供优先帮扶,为灌溉项目等提供补贴,修建了道路,改善了供水网络,为长期贫困的村庄提供教育和有针对性的财政援助。

南非广播公司日前在其网站推荐了纪录片《摆脱贫困》。文章说,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成功消除贫困的故事,展示出“应对贫困的艰巨斗争需要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中国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政府向贫困村派出优秀人才担任“第一书记”,有效开展扶贫工作,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脱贫致富。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在尼主流媒体《国民报》发表题为《中国减贫事业对非洲的启示》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文章认为,中国成功脱贫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的实践证明,贫困可以被消除。“中国减贫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本报记者 杨 迅 殷新宇 吕 强 刘军国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