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经验——科技领域探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光明日报客户端 詹媛
“作为扶贫工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这辈子都值了。”26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召开的脱贫攻坚代表座谈会上,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中心扶贫工作处副处长张乐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的一员,谈到获奖感受,他说自己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唱着国歌,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在2月25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来自科技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和集体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在此次座谈会上,这些获得表彰的科技工作者与中国科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典型代表共同探讨该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把科技支撑做实、做细
张乐所在的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扶贫工作处此次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据他介绍,自1985年开始在山西吕梁地区开展科技扶贫以来,中国科协多年在吕梁定点扶贫、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科协援疆援藏等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成果,助力山西吕梁岚县和临县分别于2018年、2019年顺利脱贫摘帽。
“扶贫工作让我更接地气了,也让我感受到人性是相通的。”曾在山西吕梁临县城庄镇程家塔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副处长刘洋对吕梁的父老乡亲充满感情,“无论是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还是专注于种地的农民群众,只要以诚相待,就会得到他们以诚回应。”他说:“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系统干部应当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深入地了解国情。”
“科协具有人才和组织方面广泛联系的优势,我们通过科创中国、科普中国等品牌活动,因地制宜组织实施科技帮扶项目,引入科技专家和技术资源,组织建立示范基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地区打造靠得住的扶贫产业,培养留得住的脱贫人才。”张乐介绍道。
对于中国科协未来在乡村振兴中如何更进一步发挥科技助力,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表示:“中国科协在几代人36年前赴后继的扶贫工作里产生了许多成果和经验,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要把科技支撑工作做实、做细,实现从扶贫到智志双扶,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国家发展作出科技界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协不忘初心、履行使命的重要内容。”
乡村振兴更需要人才和技术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斌和戴建良从自己的扶贫实践出发总结了助力贫困地区发展的经验。王斌是天津市河西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他在西藏昌都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和就业扶贫等工作,三年时间的对口援藏中,他和天津市援藏团队有效推动了45个援建项目的建设。2019年,王斌因过度劳累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心肌梗塞,经医院全力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回到天津后,他又来到天津市河西区科协继续从事东西部合作扶贫工作。王斌强调,“进入乡村振兴新阶段,西藏这些地区缺乏的可能并不是资金,更缺的是人才和技术。”在他看来,培养科技人才、发挥能人效应、推动数字经济等方式是新阶段的工作重点。
将自己的食用菌技术无偿教给甘肃省天祝县、古浪县贫困地区民众、并帮助当地菇农解决蘑菇生产和销售问题的戴建良,是一名地道的天津农民创业者。在他的大力帮扶下,仅天祝县就已栽培各类食用菌820万袋,产量达到7750吨,实现产值6050万元,农牧民增收成果显著。目前担任天津市蓟州区出头岭食用菌产销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的戴建良认为,乡村振兴必须要有特色的产业支撑。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是科技扶贫工作者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可以从特色产业规划,在各地形成有特色的技术协会来推动乡村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戴建良建议。
为乡村输入新鲜科技经验
中国公路学会、中国林学会和中华护理协会代表分享了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的扶贫经验。据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介绍,他们从架桥铺路方面的专业优势出发,通过为贫困农村捐建致富桥、开展“蓝色飘带”公益活动捐献扶贫物资等方式,开展扶贫工作。刘文杰介绍说,未来中国公路学会将持续助力提升农村公路安全、质量、舒适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乡村交旅融合、产业走廊、运输物流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新鲜科技经验。
“中国林学会把‘扶贫’论文发表在祖国的山川大地上。”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介绍了林学工作者们以保护贫困地区脆弱生态为基础,通过以“绿”生“金”、林间产业、智志双扶等方式开展的脱贫攻坚助力工作。“未来,我们将聚集产业振兴、培养乡土人才、实施科普惠民,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作为重点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陈幸良说。
中华护理协会发挥自身的专家优势,组织团队深入山西、贵州、广西、甘肃等贫困地区无偿开展护工培训服务和健康护理活动,通过培训、授课、技术指导等形式提升当地护理水平,助力当地组建高水平护理队伍。中华护理协会秘书长应岚认为,“目前贫困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健康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希望在进一步的工作中为贫困地区群众送去技能,提升护工团队的服务和就业能力,同时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提升老百姓健康素养,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发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詹媛 通讯员 蒋程)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