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了仍然不愿生?试点放开生育,要先化解“生育焦虑” 北京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或5%以内 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黑龙江:探索推行田长制 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中国慧眼卫星再立功确认快速射电暴起源 广州印发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方案 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媒体报道中印边境解放军官兵事迹 外交部回应 重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谭晓荣主动投案接受审查调查 北京民政集中取缔19家非法社会组织 王毅同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外交主管部长艾瑞万通电话 云南省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学宾接受审查调查 国家卫健委答复“东北放开生育限制” 公款支付个人所得税?为职工谋福利还是为个人谋私利? “控车疏堵”的思路要变一变了 张双南:中国将为人类天文学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省长:高度重视并期待中方驻西港领事机构早日建成 奋斗为桨,航向星空 感受中国航天员的奋斗姿态 自然资源部:我国初步形成生态修复新格局 “就地过年”催生消费新风景 周边游文化游成热点 各地探索完善内审制度 全链条审核提升办案质效 把蛋白饮料当奶粉卖商家被罚200万元 长江大保护“钱”的问题如何解决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助力农民工返乡振兴乡村 浙江:节后不应以工作或就学地在农村为由限制人员流动 浙江:对外地返校学生不搞不必要的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广东健全监测预警机制 推动森林防灭火“清单”制度化 原来,这就是真理的味道! 航天员从这里奔向星辰大海 “文化衫事件”散发种族主义恶臭 特稿:中国“慧眼”见证宇宙奥秘 全球共享未来可期 新疆今年600亿元完善公路交通 高速公路主骨架年内建成 打击行业黑恶势力 规范文旅市场秩序 打击食药违法犯罪要保持“四个最严” 福建泉州:早开工觅先机 政企同心组织节后生产 致力于中希文化交流的希腊姐妹花 祝福中国朋友牛年大吉 上海五大新城,如何创造真正的大手笔? 快速射电暴是外星人信号?中国“慧眼”揭秘确认源自磁星 贪污公款、整容换脸 潜逃17年的职务犯罪嫌疑人落网 美财长称现阶段将维持对华加征关税 外交部回应 河北两会启幕 “疫情防控”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甘肃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辉接受审查调查 北京取缔19家涉“中国”“世界”等吸睛词汇非法社会组织 严守食药安全底线,看三部门如何重拳治乱? 中方坚决反对!华春莹反将加拿大一军 英调查称41%受访者视中国为严重威胁 中方:一些政客和媒体严重误导蒙蔽民众 内蒙古打出“组合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机关分别对郝健君、王俊峰、袁卫祥、欧阳晨决定逮捕 美称将同包括伊朗在内各方就伊核问题谈判 中方欢迎各方展示积极姿态 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将继续关注百姓切身利益 外交部:已有至少8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公开接种中国疫苗 失望了?“慧眼”卫星找到快速射电暴来源 不是外星信号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放开了仍然不愿生?试点放开生育,要先化解“生育焦虑”

2021-02-20 09:29:07来源:半月谈

试点放开生育,要先化解“生育焦虑”

日前,国家卫健委答复人大代表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减少,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限制”的建议,认为东北地区可以在深入调研、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生育乃民生大事,卫健委的答复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引发热议。

人口问题关乎国家未来,涉及亿万家庭,牵动大众神经。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这为解决人口和生育问题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十四五”时期将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婴儿潮”一代进入退休阶段,劳动力供给减少幅度将进一步扩大。

一方面是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一方面是我国进入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口资源,要解决现实矛盾,需要积极地探索与试验,更需要全面、包容的生育政策引导与支撑。

“十三五”放开“全面二孩”政策以来,曾短暂出现生育高峰,但新增人口数量呈“先高后低”之势,到201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至3.34‰,低于“全面二孩”政策启动前的2015年。

“放开了”仍然“不愿生”,表明政策限制只是“生育堵点”之一,担心“生得起、养不起、教不好”等经济社会因素才是影响生育的更大“堵点”。

首先要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从产检、生产到奶粉、月嫂,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3岁之前儿童的照护,也是让很多年轻父母头疼的现实问题。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矛盾甚至在幼儿园时就已显现,小学和中学表现得更加突出,学区房的价格成为不少家庭的重担。

其次要建立更有利于生育的职场环境。在不少地方,生育成为职场女性的“减分项”,成为她们就业、发展、提升的障碍。而丈夫尽管按规定有陪产假却“落地难”,往往成为“纸面上的福利”。

因此,当前优化生育政策的重点,并不仅仅是试验放开政策限制,更要在公共服务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推进配套的“一揽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降低养育孩子的家庭成本,形成育儿友好型的社会环境,提高家庭生育意愿和养育子女的能力。

只有切实着眼群众期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项消除制约生育的“堵点”,化解群众的“生育焦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带来的挑战。

半月谈评论员 徐海涛 【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