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宁2月14日电 (孙睿)记者14日从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科院”)获悉,由青海师范大学教授、高科院“高原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研究”团队成员侯光良和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宥成联合完成的研究成果《晚更新世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新视角:通天河流域石核-石片工业》日前发表,该研究成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南部腹地首次发现典型石核-石片工业。
据介绍,人类对青藏高原的早期占据过程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新发现的考古材料显示,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东北部早在中更新世晚期距今16万年前曾被丹尼索瓦人开发占据,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腹地羌塘地区在距今3-4万年左右曾有石叶生产者活动,这些发现说明人类到达青藏高原的中高海拔地区远比人们以往的认识要早。
该研究成果对全新世之前是否还有其他的人群从其他路线开发占据青藏高原中高海拔地区进行了针对性研究,以进一步厘清早期人类进入青藏高原的时间和路线。
近两年来,科研团队先后在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通天河玉树-称多河谷段海拔3500米以上区域的河流阶地上发现2处含有较丰富打制石器的遗址,分别命名为塘达遗址和歇格遗址。科考队在塘达遗址2-4级阶地上发现打制石器67件,在歇格遗址2级阶地上发现打制石器43件。
塘达遗址和歇格遗址新发现的石器工业特征鲜明,均属于石核-石片石器工业,以近距离的优质绿色硅质岩砾石为主体原料,石核以双面剥片和单面剥片模式为主,石制品尺寸较大,工具类型以刮削器为主体,存在少量砾石砍砸器。
研究成果显示,塘达-歇格遗址是中国青藏高原东南部腹地首次发现的典型的石核-石片工业。据现有考古材料,青藏高原全新世时期石器工业均含有或多或少的细石叶工业因素,而塘达-歇格单纯的石核-石片工业在青藏高原全新世时期遗址中尚未发现,显示遗址的年代可能早于全新世。
此外,青藏高原东南部周边地区更新世时期石器工业呈现显著时空多样性,比较研究显示,塘达-歇格遗址石器工业与长江三峡2-4级阶地井水湾、冉家路口等晚更新世遗址石器剥片模式具有相似性。
本研究推断,塘达-歇格石器生产者的活动年代大约为晚更新世,可能由长江中上游地区(或其他邻近的河流)沿河谷扩散至青藏高原,人群扩散的驱动力可能来自MIS5或MIS3阶段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狩猎采集人群人口压力的增大。
本研究基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腹地新发现的典型石核-石片工业,提出了晚更新世东亚人群从东南路线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假说,早期人类占据青藏高原的技术、路线和驱动力可能是多样化的。(完) 【编辑:郭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