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成功鉴定水稻氮高效基因 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接种新冠疫苗同时勿忘栽种“三理”疫苗 飞向宇宙的“中国制造” “把一切献给党和祖国” 巴掌大的村,几十条光棍:太行山如何告别“大龄难” 中国新任驻荷兰大使谈践递交国书副本 医养结合完善养老服务 与新冠病毒赛跑,免疫屏障能否跑赢疫情扩散? 强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 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保障民生 五部门:取消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环节不合理收费项目 2020一起走过丨他们一步跨千年 新征程 新考题 中国智库如何提质增效 成功研发新冠变异病毒检测试剂 圣湘生物再次展示科研实力 证券业2020年从业人员大数据:从业人员过万券商增至4家 投行业务“真香”2525位保代“跑步入场” 深圳城市更新加速 拆迁概念也火热 1月7日上市公告重要公告集锦:中国建筑2020年新签合同总额近3.2万亿元 发改委:探索实行“电子证照互认,网上统一流转” 不断提升投资审批服务便利化水平 银行指数年后首现强势涨2.49% 机构预计“先扬后抑”推荐7只标的股 信保业务再遭棒喝 人保财险被亮“黄牌” “平安道路事故教育发展基金”累计捐款170万元 多家券商看好农林牧渔行业2021年投资机会 十大“金股”获高频点赞 1月7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2部门5条“硬招”促消费 点燃四大领域新引擎 聚焦科技战略板块 国金证券发布智慧中国指数 实控74个账户违法操纵10只个股 旭诚资管被罚金额高达1.58亿元 频获股东增持 银行板块料现估值修复行情 多地去产能“成绩单”亮眼 “十四五”期间去产能力度节奏或有所调整 领涨!水泥行业指数飙升6.17% 三大逻辑“看透”这波操作 互联网人身险新规征求意见 明确产品“互联网专属”标签 “不急转弯”下的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在哪里 基金上“热搜” 发行市场3天吸金超1000亿 降一点收益预期多一份投资理性 这一切皆因为没有定价话语权 铁矿石上演“疯狂的石头” 业内苦寻良方欲“破局” 资金入市热情高 百亿级私募有意封盘“降温” 郑商所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再现债券实质性违约 持仓债基单日下跌逾2% 从五大部委施策要点看今年投资风口 外资险企市场份额截至去年11月升至7.67% 政策推动下仍有望继续提高 大商所调整焦炭期货交割质量标准 2021我国5G建设再提速 云网边端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创造万亿市场 金价1个月涨逾10% 机构人士看好黄金新年创新高 公募基金规模迎爆发 参股上市公司享红利 监管紧盯“关键少数” 营造最优投资生态 上市银行2020年年报披露“大戏”达37场 平安银行将打响头枪 三天7只“日光基” 超千亿资金排队进场 发挥“一核”辐射作用 北京打造京津冀创新增长极 新年开市2天吸金超11亿元 最大银行ETF规模首超100亿元 基金经理激辩白酒股“醉人” 收钱吧拟登陆创业板 冲刺“聚合支付第一股” 广发银行:保银协同提升服务质效 满足美好生活金融需求 湖南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金融将助力制造业迈向新台阶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中国科学家成功鉴定水稻氮高效基因 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2021-01-07 12:26:45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获悉,该所储成才研究团队通过对过去100年间收集于全球不同地理区域52个国家及地区的110份早期水稻农家种在不同氮肥条件下进行全面的农艺性状鉴定,发现水稻分蘖(分枝)氮响应能力与氮肥利用效率变异间存在高度关联。

研究团队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合多重组学技术鉴定到一个水稻氮高效基因OsTCP19,其作为关键调控因子调控水稻分蘖。进一步研究发现,OsTCP19上游调控区一小段核酸片段(29-bp)的缺失与否,是不同水稻品种分蘖氮响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储成才研究员指出,最新鉴定的氮高效基因其氮高效类型OsTCP19-H在起源于贫瘠土壤的品种中富集,而现代栽培种大多丢失。氮高效类型OsTCP19-H在水稻品种中出现的频率和稻田土壤氮含量显著负相关,并且野生稻中90%以上为氮高效基因型,暗示其贡献了水稻对低土壤肥力地区的地理适应性,且在水稻驯化过程中在低肥地区得到保留。研究团队将OsTCP19-H导入现代水稻品种,在减氮水平下可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20-30%,表明该基因在农业绿色发展领域有重要应用潜力。

北京时间7日凌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在水稻绿色发展研究上取得的这项重大突破,这项研究也获多位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英国约翰英纳斯研究所所长桑德斯(Sanders)教授称,“这是一项真正的开创性工作,不仅对理解植物(水稻)的氮调控机制有重要意义,也对减少化肥使用具有巨大的意义”。

OsTCP19-H在低氮和中氮下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储成才研究团队 供图OsTCP19-H在低氮和中氮下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储成才研究团队 供图

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所费尼(Fernie)教授认为,“论文作者证明了OsTCP19等位基因多样性与水稻地理分布相关,这一出色研究告诉我们,通过重新追溯我们的育种历史,并理解现代集约化农业的适应性改良,可以找到一种减少化肥投入但不牺牲粮食产量的解决方案”。

德国植物遗传与作物育种研究所营养学家冯·威伦(von Wiren)教授表示,该研究发现氮高效等位基因与土壤低氮含量相关,使得这一结果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也显示出深度挖掘优异遗传变异对种质改良的巨大潜力。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介绍说,全球粮食产量自上世纪60年代初起持续增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粮食不断增产的主要推动力是化肥的大量施用,其中绝大部分是氮肥。2018年,全球化肥用量达2亿吨,而中国年化肥用量超过全世界化肥总消耗量的33%,氮肥利用效率只有30%左右,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半。而化肥的过量施用,不仅对空气、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也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环境压力。此外,长期高肥下的育种导致一些重要基因资源的丢失,以致主栽水稻品种肥料利用效率普遍较低。

储成才研究团队对OsTCP19这一关键氮高效基因的鉴定,依赖于一个多样性的农家种水稻群体资源。这些农家种是在现代高产水稻品种推广之前,也就是氮肥大量施用之前,世界各地农家种植的本地品种,世界各地气候土质的巨大差异也造就了农家品种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人员通过对水稻种子库中这些“古早”的水稻品种进行基因分析,最终定位了基因组上这一关键变异。通过对世界水稻种植区土壤氮含量数据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土壤越贫瘠的地方,OsTCP19氮高效变异越常见,并随着土壤氮含量的增加,氮高效类型品种逐步减少,而中国现代水稻品种中这一氮高效变异几乎全部丢失。

“将这一氮高效变异重新引入现代水稻品种,在氮素减少的条件下,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可提高20-30%,也就是说,在水稻生产中,使用更少的化肥,也能达到相同的产量。”储成才表示,中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农业领域的节能减排,特别是减少化肥的施用至关重要,研究团队最新科研成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完)

【编辑:王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