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如何迈好第一步?六位部长有话说 冷彻心扉!北方最低温大面积创入冬来新低 南方雨雪混杂 -19.5℃!北京迎1966年以来最冷早晨 明后天持续低温 冻入骨髓!全国近九成国土冷如钻冰箱!你在冰箱哪一层? 上海和重庆试点10年 房地产税离落地还有多远? 石家庄全员核酸检测:已累计采样200万人次 发现阳性样本7例 北京强化河北进京通道管控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陆朝阳:做跳起来才够得着的科研 黄河山东段流凌长度增至426公里 近期存在封河可能 云南滇池全湖连续三年保持Ⅳ类水质 全国994位优秀农民工受到表彰 公事还是私活?职务行为界定待明晰 国家发改委:严禁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实施垄断行为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 亲历农民工“讨薪难”:被抢手机!被踢皮球! 河北石家庄藁城区3名干部因疫情防控不力被问责 防疫遇寒冬 新型低温作业劳动者健康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河北邢台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发布:与欧洲输入病毒高度同源 6部门出台意见加强退役军人司法救助工作 追“煤老虎”倒查20年 扫黑除恶迈向常态化 云南保山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杨建洪接受审查调查 新冠疫苗研发,中国为何全球领先 外媒关注中国电力供应问题 中方:总体电力供应能力有保障 民借官用:江苏沭阳30亿元“政府融资后遗症” 多地深入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治理——把好闸门 清水入江河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三月一日启用 119种新药入围 五部门:清理取消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环节不合理收费 学者:新疆人口真实状况是对反华“报告”的最好回击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预计2月10日左右实施近火制动 石家庄:流调溯源挑战巨大,农村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凸显 武汉今年重点推进380个市级重大项目 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联合巡护2000公里守护生态 4天新增117例感染者 河北全省进入战时状态 “刷脸”如何保护隐私 专家:行业自律法律监管缺一不可 外交部就香港警方逮捕50多人、世卫组织专家来华等答问 110个项目和11名个人获2020年度深圳科学技术奖 河北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三大焦点受关注 华春莹驳斥美“清洁网络”计划:要有怎样的“迷之自信”将“外交谎言”进行到底? 综合消息:河北疫情仍处发展阶段 新疆现河北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广东省疾控中心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南非突变株 扩大节假日消费 保障劳动者休假是关键 中方对《欧拉宣言》表示欢迎 支持海合会国家加强团结合作 从32厘米到4600公里!中国构建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 【速览】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潜伏期长”“变异株入侵” 中国全力破解冬季疫情新“课题” 日本导演纪录片《后疫情时代》引热议 外交部回应 疾控专家提醒:警惕零星“火苗”防范传播风险 多地密集发通知:倡导原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 新增高风险应注意什么 外交部回应美方涉人权指责:最大的人权莫过于生命权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今年如何迈好第一步?六位部长有话说

2021-01-07 09:41:56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如何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新闻联播》近日推出的系列报道,专访了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财政部部长刘昆,一起听听六位部长怎么说。

经济:

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持续恢复,稳定回升”,谈及2020年的中国经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用这八个字进行了概括。到了2021年,中国经济应该怎么干?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宁吉喆指出,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本点,一方面,

要深挖消费潜力

,推动养老、托育等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另一方面,围绕“两新一重”

(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扩大有效投资,推进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

谈及今年的宏观政策,宁吉喆介绍,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要

继续强化

就业优先政策;

延续实施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稳定市场主体的政策。此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建设债券等投资政策将保持稳定。

科技创新:组建国家实验室,实行“揭榜挂帅”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排在首位。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要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

目前,科技部正在加紧研究部署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战略节点。与此同时,王志刚表示,科技部还将加紧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瞄准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制胜,关键靠人,王志刚表示将实行“揭榜挂帅”“业主制”“里程碑式管理”等制度以释放人才活力,“把评价作为一个指挥棒,不是看帽子,不是看资历身份,而是看是不是真的从事一线,是不是真正在科技上直接做出了一些贡献。”

生态环境:抓紧减污降碳

近几年,北方雾霾天少了,蓝天白云多了,这或许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环境问题始终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从“十三五”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十四五”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到“深入”,一词之差将带来重大的转变,碳达峰行动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将如何展开?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

,“十四五”触及的生态环境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攻坚战要进一步延伸深度、拓展广度,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

黄润秋介绍,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加紧编制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因此碳达峰行动面临巨大的挑战。黄润秋还表示,2021年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倒逼企业技术创新,降低碳排放强度。

粮食生产: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粮食生产是“三农”工作“要害中的要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被列为重点任务。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

表示,粮食生产也要立下“军令状”:保证粮食的总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尽可能保证稳中有增。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唐仁健指出,要立志打一场种业的翻身仗,以更好地确保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要加快实施种源“卡脖子”的攻关,力争缩小像玉米、大豆、生猪以及奶牛等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推进种业创新,一方面要建种质资源库,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家现代种业基地建设。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唐仁健表示,一方面要确保耕地的数量,遏制耕地的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同时还要大力提升耕地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今年还要建1亿亩”。

产业链供应链:确保不“掉链子”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确保不“掉链子”呢?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今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存在着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的问题,某些关键环节还存在着“卡脖子”风险,“补短板、锻长板”势在必行:“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产业链。”

在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肖亚庆

指出,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还要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减税降费:“减法”正在换来“加法”和“乘法”

2021年我国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将重点支持哪些领域?“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财政部部长刘昆指出了今年我国财政工作的关键词。

刘昆表示,提高财政支出效率,要注重节用裕民,落实好“过紧日子”的要求。同时,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要保持基本稳定,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

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完善减税降费政策”,刘昆介绍,近年来,政府收入的“减法”正在换来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下一步,将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帮扶企业再‘送一程’。减税降费政策是制度性、持续性的,多年实施下来,叠加累积效应越来越大,企业减负也会越来越明显。”

刘昆介绍,2021年中央财政将优先安排地方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基本民生保障。

监制丨徐冰

主编丨王兴栋

编辑丨史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