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是怎么培育出来的?米饭味道是咸的吗?一探究竟
今年的元旦假期,在海南三亚崖州湾南繁育种基地,来自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依旧繁忙,他们正在进行育种工作。化荒地为良田的“海水稻”究竟是怎么培育出来呢?总台央视记者杨涛来到田间,在现场进行观察。
播放视频
画中画
总台央视记者 杨涛:这里是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海南的科研育种基地,总面积有近百亩。在我身边的水田里,这些秧苗是十多天前刚刚插下去的,已经插秧的面积有10来亩。现在,科研人员正在施药,并每天记录它们的长势。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些秧苗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宝贵。
这些秧苗看起来和普通的水稻一样,但是它们的名字还多一个字,它们是海水稻。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在海水长大。而更准确地说,是耐盐碱水稻。
南繁加代繁育 助力科研提速
总台央视记者 杨涛:通过我们的航拍镜头可以看到,这片农田离海边有约4公里,灌溉的水也不是海水。那么为什么要在这里进行海水稻的研究呢?
大家都知道三亚地处海南岛南部,这里冬季的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大温室。现在我国北方已经冰天雪地,无法种植水稻,而在这里水稻却依然能够很好的生长。
来自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培育一个水稻新品种,平均需要经历8次更新换代才能获得一个稳定的品种。如果单纯是在青岛进行科研的话,当地一年只能种植一季,培育一个新品种就需要8年的时间。而如果冬天到海南来种植可以多种一季,夏天再回到青岛继续种植的话,这样一年就可以种两季,科研时间缩短一半。
海水稻多地测评亩产超千斤
总台央视记者 杨涛:不光海水稻,在北方种植的作物都会选择在海南三亚增加一季的培育。
去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全国的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达10万亩,多地测评亩产都超过1000斤。这不仅助力咱们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也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播放视频
画中画
海水稻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十分重要。
今天现在演播室里,摆上了久闻大名的海水稻和海水稻做的米饭。
在口感上,海水稻米和市面上的非海水稻大米差别不大。海水稻米并不是咸的,根据不同的种子,会在口味、软硬、甜糯等维度有不同表现,都是符合老百姓口味的。
海水稻米在生产出来之后叫耐盐碱水稻
据了解海水稻种子是经过袁隆平院士团队,从成千上万的种子中筛选和选育出来的耐盐碱稻种,是既能保证在盐碱地上茁壮生长,又能亩产且口味佳的品种;另一个是土壤,盐碱地在种植海水稻之前是基本不能生长农作物的,没有农药化学污染,不需对土壤进行轮空3~5年的休养,而且土地是碱性环境,病虫害源不易繁殖,不需要喷洒农药,因而海水稻是安全的、健康的。(总台央视记者 杨涛)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