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民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迎接2021,“基建狂魔”疯狂上新! 贵州挂牌督办44起重大涉黑涉恶案件已办结41起 外交部就美方要求中方释放12名涉嫌偷越边境的香港人等答问 外交部:中方对包括中巴经济走廊在内的“一带一路”整体投入逆势增长 战疫一年,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了多少? 老旧小区改造提速:配套更完善 居住更舒坦 战“疫”之年,中国外交如此不凡! 更换“板标”以次充好 伪劣钢材差点混上南极科考船 以职业教育赋能脱贫攻坚 北京市东城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最美中国色之五:中华文遗篇 如何修改微信共享实时位置,苹果粉丝小课堂开课啦 要降温啦,寒潮天气如何防御? 海外网评:一年抓捕117名记者,美式“言论自由”正在崩塌 中非共和国总统向中国援中非第17批医疗队授勋 中方强烈谴责美国驻华使馆一再散布涉疆虚假信息 内蒙古新巴尔虎草原脱贫记:优质奶源 现代养殖打开致富门 增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性 陕西蔡永宏等29人涉黑案一审宣判 首犯被判刑25年 美方签署涉台涉藏法案 中方表示坚决反对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卢建、李连举、严志坚提起公诉 外交部回应中方疫苗是否可靠:国内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案例 徐爱军:扶贫也爱较真 治病“见缝插针” 站城一体化为雄安新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甘肃庄浪县:扶贫车间发力 变“输血”为“造血 贵阳市纪委监委通报6起私车公养典型案例 中国再迎寒潮 官方要求各地有序用电预案不涉及居民 明年起福州将实现落户“零门槛” 70多项技术创新确保京雄城际铁路运行更安全、更可靠 “家风故事汇”上线:50位古今名人的200个家风家教故事 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关贵森主动投案 北京市商务局:元旦春节期间生活必需品供应有保障 脚下也有“吃人的嘴” :检方惩治涉窨井盖犯罪 扶贫亦扶志 “中国健康好乡村”北京长哨营项目启动 严惩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两个“一般”震慑力不一般 兰州:欠缴土地出让金将被纳入失信系统 科学认识人群新冠病毒抗体流行率——全国新冠肺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问答 生态环境部:11月大气污染举报最多 占举报总量63.0% “日子就像蜜一样,甜!” 悉心照护 情暖人心(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融通城乡要素,擘画乡村振兴蓝图 外交部批驳美国驻华使领馆散布虚假信息 光明时评:在隔离病房设考场,让人动容的人情味 元旦春节期间“米袋子”“菜篮子”供给有保障 中方: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不开空头支票,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派 三种癌症免疫疗法药品价格下降80%左右 适应症涵盖肺癌、肝癌等多种癌症 圣诞礼物!疫苗火速到达欧洲 欧盟各国纷纷启动疫苗接种 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出4.08亿元,伊利股份逆势获净买入5.68亿元 福奇:美国四月初开始向大众普及疫苗!夏末秋初可群体免疫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服务民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20-12-29 09:26:42来源:人民日报

服务民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服务民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落脚点。在实验室,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我国科技工作者正以实际行动惠及百姓。

田间地头,干事创业出成果

“菌类是一个天然的粮仓,种植食用菌虽然技术含量较高,但农民好跟进、易操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说,培植菌类还能使用秸秆等,把农业废弃物利用起来。

可要让小食用菌变成致富大产业,需要找到优良菌种。为此,李玉团队在全国开展菌物资源调查,获得1.2万份标本与菌株,既保护了种质资源,也为进一步评价、利用、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年来,李玉团队先后筛选并培育出45个成活率高、易培育的食用菌新品种,集成创新了6个北方主要食用菌标准技术体系,为食用菌产业化发展铺平道路。

“不要在黑板上‘种地’,要深入生产实践,田间地头的成果比任何荣誉都更有价值。”李玉说。

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名誉院长程相文见到玉米就踏实。他80多岁了,工作50多年,只干了玉米育种一件事。

1963年7月,大专毕业后,程相文被分配到偏僻的河南浚县农业局原种场,成了一名农技员。乡亲们手捧着干瘪的玉米粒问他:“俺这挺好的土地咋只能打百十斤玉米,你这个读书人能不能想个法子,让一亩地多打几十斤?”

“一辈子忘不了当时乡亲们期待的眼神。”程相文开始投身玉米育种工作。

育种先找种。一次,他到吉林省公主岭市出差,发烧晕倒在候车室。被救醒后,他首先问的是:“400多粒玉米种子还在不在?”

为加快选育速度,从1964年秋开始,程相文到海南育种,50多年培育和推广了39个玉米新品种,被育种界誉为“种子加速度”。

由于花粉存活时间仅有6个小时,授粉必须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进行。夏季,海南三亚,地表温度经常达到40多摄氏度,当地的黎族老乡都躲在家里不出门,可程相文仍然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研究育种。

“这点苦不算啥,我一钻进玉米地,一看到玉米,就有种说不出来的踏实。”程相文说,老百姓多打了粮食,增加了收入,他就高兴。

尽己所能,为患者减轻病痛

从西藏昌都到青海玉树,从林芝到那曲,次旦央吉几乎跑遍了青藏高原。这位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主任、西藏眼科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被人称为藏区的“光明使者”。

冬日的青藏高原寒冷干燥。有时候,早晨6点左右,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次旦央吉就要赶到医院准备手术。

次旦央吉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我把患者当家人,尽己所能,为他们减轻病痛。”她说。

次旦央吉说,希望广大西藏农牧民能看眼病不出藏。一有机会,她就到内地“充电”。2012年,她在西藏开展了首例角膜全层移植术;2014年开展西藏自治区第一台玻璃体切除手术;2017年开展了西藏自治区第一台眼底激光术。至此,西藏眼科手术开展项目基本上实现了与内地一流眼科医院同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是我国泌尿外科微创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从事泌尿外科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王行环引入、改良、创新了微创泌尿外科理论与技术,临床研究成果被国际多种疾病权威指南采纳。同时,他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手术的全新理念,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推动国产医疗设备研发及产业化,使过去只能在教学医院开展的高难度手术成为在基层也能做的技术,惠及了更多老百姓。

今年2月8日,王行环接到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任命,兼任雷神山医院院长。当天,他就带着8名管理人员到了雷神山医院,此时数万名工人还在加紧施工。为了加快收治患者进度,王行环要求建好一个病区,就开放一个病区。运行67天后,雷神山医院宣布休舱,创造了“雷神山奇迹”。

“善良是医务工作者最宝贵的品质。”王行环说,对待患病的小朋友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长的患者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对待同龄人就应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只有对患者有同情心、同理心,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奋力攻坚,新技术不断涌现

除了是外界熟知的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胡郁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国家“863类人智能项目”首席专家。

近些年,全球人工智能热潮兴起。胡郁自1997年以来,一直从事相关核心技术的研究工作,是我国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军人物。他不仅带领科大讯飞成为智能语音行业的领军企业,也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2019年8月,以胡郁牵头并担任首席专家,联合29家单位共同承担的我国面向类人智能前瞻研究的首个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类人答题验证系统”通过科技部验收,综合评价为A级。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胡郁带领团队开发了多个产品助力疫情防控。

比如,“智医助理”通过对基层病历进行专题分析,筛选有潜在风险的人群。他还带领团队制定了“停课不停学”解决方案,先后向湖北、安徽等21个省份6500余所中小学提供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和服务,累计服务师生超过1500万人次。

“我们要不断加强研发,提升我国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胡郁说,人工智能方兴未艾,惠及民生的空间很大,希望与全行业一起努力,让更多新技术不断涌现。

本报记者 喻思南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