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感谢您能排队等候上车,送您一份小礼物,您可以把背包背在胸口。”近日,浙江杭州火车东站地铁站里,一批统一着装、背包向前的站务小哥哥小姐姐,拿着定制礼物,依次送给候车乘客。戴着耳机安静候车的,自主背包向前的,站在候车区排队的,哪些乘客文明乘车了,都可以得到一份礼物。
先下后上,安静乘车,排队等候,背包向前,在地铁这样一个开放、流动的公共空间里,关乎文明的细节有很多。“背包向前”不仅有助于防范财物被盗的风险,也有助于方便他人——在客流高峰时间段地铁车厢里乘客摩肩接踵,将双肩包置于胸前或者提在手上,既有助于节省空间,也能够避免挤碰到其他乘客。
对城市文明的认识,有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武汉地铁上,从“老弱病残孕专座”到“让座给有需要的人”再到“让座给更有需要的人”,让座走出了“道德绑架”的困境,变成了一种权利让渡、体谅他人的“成人之美”。面对比自己更需要座位的人们,一些市民主动让座,让城市变得更有善意、更有温暖。
高大的建筑、穿梭的车流和拥挤的人群,见证了大城市的生机和活力。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的今天,城市文明也体现在对陌生人悄无声息、“于无声处”的关心与呵护。公交司机开车灯护送夜行儿童,商家给陌生人提供免费凉茶,私家车主看见老人过马路不忍心按喇叭,交警延长绿灯时间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房东为受疫情影响的租客减免租金……将陌生人的冷暖、饥饱、劳苦放在心上,通过一些细节来传递爱与善,让城市有了更多的人情味,让陌生人之间即使不见面也能感受到他人的善意与温暖。
背包究竟是背在前面还是后面,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个问题;在地铁车厢人满为患这样一个特殊空间和特殊的场景,“背包向前”虽然打破了许多人的习惯,但却利人利己。和让座一样,“背包向前”并非道德义务,而是一种教养的体现。懂得体谅他人,愿意替他人着想,这种难能可贵的“文明自觉”,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正如有网友评论的那样,“地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缩影,我们要一起参与到这场关于文明的行动中”“虽然说今年可能是最冷的冬天,但内心的温暖却可以驱赶严寒”。通过自律自制的“背包向前”,让陌生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柔相待”;作为一种社会联结的润滑剂和黏合剂,替他人着想有助于让这个社会从“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
与人为善,放之于公共场域,最低层次的要求就是管好自己,不给他人添麻烦,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最高层次的要求就是急公好义、见义勇为。一个文明的城市,必然是一个善意涌动、温暖萦绕的城市。 (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