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发布,强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梅显俊说:“目前年轻科研人员已经成为科研主力军,未来要想在国际研究领域内立足,青年科技人才是主要力量。”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天眼”项目总工程师姜鹏说:“青年人才是中国创新科技力量的未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更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必要准备。”
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国际视野
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伟分析,原始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筑牢人才根基,才能确保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以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张伟说。
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认为“国际竞争力”具有多层含义:“不仅在于参与国际竞争,还在于借助国际上好的资源培养人才,高端人才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数量优势层面的派出去、引进来。”
“国际化并不一定要出去,而是代表对国际前沿的把握。”陈洪捷说,“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存在戒备心理,导致许多正常的学术合作交流也因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而深受影响。因此,我们要想办法把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来,立足本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张伟强调了人才培养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梅显俊进一步指出,有国际竞争力不仅意味着科研活动个体要有前沿成果、敏锐眼光和知识储备,还应体现在由具备这些条件的青年人才构成相互支撑的人才体系。
搭建人才体系重在创新制度
制度创新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陈洪捷认为培养制度要有灵活性,鼓励创新,给攻坚克难提供环境支持,防止片面化、指标化,搞一刀切。
从现有制度看,“2020年初开启的‘强基计划’是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为解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紧缺问题,逐步建立起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有效机制。”张伟说。姜鹏也认为,目前实施的“破四唯”、代表作制度等措施减少了青年科研人员的评价压力,使青年科研人员能更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业。
从未来制度创新看,张伟认为,要有系统性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国家战略,比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家战略咨询委员会,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进行顶层设计提供总体建议;梅显俊认为,人才培养计划需要系统化,“应制定激励目标、建立培养途径和考核体系,在优秀新进年轻员工培养上给予更多帮助,比如资金、项目扶持,配备带头人指导科研等”。
姜鹏建议进一步减少不必要评价,让科研人员回归于科研本身,让管理回归于服务本身。明确人才是创新的主体,要转变重物轻人的现状,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整体平均收入水平,适当降低科研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从管理机制上建立适于十年磨一剑的工作环境。
落实培养制度需要转变思维
在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培养的前端,陈洪捷认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博士生是关键。然而“当前博士生培养的成果导向思维虽然有利于培养过程,但会忽略真正有价值的问题,从长远看反而不利于高质量人才培养。”陈洪捷说。
从后续培养阶段来看,姜鹏则认为:“应从科研团队层面给予必要重视。对于已经证明能打硬仗的队伍要适当关注,要把好不容易建立及培养起来的团队用好,敢于压担子,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创新作用,为国家科技发展做更多的贡献。”
梅显俊告诉记者:“风物长宜放眼量。青年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培养平台也有成长期,是一个长期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是人才市场竞争要更加有序,另一方面年轻人还要沉下心来,甘于坐‘冷板凳’。”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王烁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