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12月2日电 (张道正 刘晓艳)记者2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空间力学团队专业“造土”11年,助“力”嫦娥五号月球“挖土”。
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去月球采样返回,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挖土”。事实上,早在2009年,天津大学空间力学团队崔玉红教授和王建山教授就开始在实验室里“造土”——寻找各种合适的材料,尽量符合月球表面月壤的各参数,部分成果最先应用于嫦娥三号。
这次嫦娥五号降落在吕姆克山脉,同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地点不同,并且着陆器的重量和任务不同,在月貌试验场内,天津大学空间力学团队根据不同参数顺利完成了20多种不同的月貌模拟试验,特别是模拟出月坡、月坑、月石等多种组合和极端工况。
模拟月貌打好了“地基”,要想让嫦娥五号稳稳落月,并确保所搭载的各种敏感设备不受“内伤”,天津大学空间力学团队圆满完成了着陆器稳定性试验面和着陆冲击试验面的研制:模拟出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受力环境,满足着陆器着陆时四条“腿”的三级缓冲装置的受力和变形的着陆冲击试验。
天津大学空间力学团队还针对月壤颗粒被扬起的临界质量和月表形成月坑的尺寸、月壤颗粒受力影响因素、月壤颗粒相互碰撞问题、月壤颗粒的扩散问题和月壤颗粒与发动机羽流双向耦合问题等,提出了原创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的成果为嫦娥五号着陆器稳定着陆保驾护航。
嫦娥五号返回器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的稳定性和姿态分析,也是天津大学空间力学团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数据比对,团队提供了不同的工况,助力返回器以“最舒服”的姿态安全进入大气层。(完) 【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