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检对上“标准答案”才保险?检查教条主义让基层叫苦 国资委建材离退休干部局纪委书记王盛华接受审查调查 台风“环高”将袭击西沙群岛 严重影响海南省陆地 “奋斗者”号今日再次万米深海“自驾游” 如何平安归来?这3点要知道 欧巴智能售酒机以更便捷的消费体验 拥抱白酒裸售时代 工信部:10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突出 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倍 海南网红“特药险”投保扩至全国:每人每年29元,最高保额百万 浦东开放30年,国产大飞机御风起飞 车企参与“双十一”的背后:车市竞争加剧,经销商爱恨交加 头部光通信企业掘金F5G全光网万亿市场 10月金融数据显示经济向好,阴跌半年的债市仍陷泥潭? 广东拟补贴加氢设施建设,这些产业链相关公司受关注 浦东开放三十年,能源化工企业在这里扎根 科技股再受追捧,纳指涨逾2%,道指收跌成分股表现疲弱 独家|南航董事长易人,民航新一轮人事调整启动 农村包围城市后,九州通又向何处去? |沪市质量行 盘前必读丨浦东试点“一业一证”,国药集团疫苗Ⅲ期临床顺利推进 5倍狂欢后的闪崩,谁在用杠杆撬动名臣健康丨深度 架构调整两周年,腾讯没能完成小目标,但仍然是“增长怪物” | 解财报 取暖不再靠“抖”?这十个南方城市最具供暖市场发展潜力 晚间公告|11月12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高通CEO:期待与中国移动生态系统持续合作 半导体芯片龙头股频遭减持,大基金年内套现近90亿元 拼多多首次实现单季盈利,概念股又火了 三大央行行长聚首论坛,鲍威尔:评估疫苗对经济影响为时尚早 11月18日发布 本田全新思域预告视频 大众斥资2200万美元兴建动力电池实验室 轴距2750mm 丰田全新ALLION预告图发布 2021款WEY VV6儿童呵护版将于今日上市 戴姆勒将缩减规模 重心转电动与自动驾驶汽车 比亚迪:两款新产品+新技术/秦PLUS曝光 拜登上台 能挡得住中国“汽车芯”发展吗? 全新Jeep大切诺基或将于11月17日亮相 广东发改委:加快氢燃料汽车产业发展 福建执行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已累计为患者节省超17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政府原副市长周明虎接受审查调查 “双十一”“买买买”之外还有社会命题待解 甘青宁学者探“馆空间”:打破“传统借阅” 转为“共享”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司长江华安接受审查调查 华罗庚诞辰110周年:“人民的数学家”最优的“优选” 林松添出席世界公益慈善论坛2020特别会议 监测指青海北部祁连山、南部三江源土壤以冻融侵蚀为主 北京“数字时间戳”如何为政府审批“倒计时”? 有茶@你打破传统桎梏 首推行业水晶鲜果茶掀起茶饮界热潮 三部门出台原辅料“零关税”政策 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工银瑞信和易方达等首批科创50ETF16日上市 期货市场机构化时代来临 主要品种和工具有望引入QFII、RQFII 国资委:四方面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 上海银保监局积极引导辖区银行保险业服务长三角一体化 海口联合农商行逾亿股遭司法拍卖 第一大股东或发生变化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迎检对上“标准答案”才保险?检查教条主义让基层叫苦

2020-11-13 15:25:23来源:半月谈

迎检、迎检,对上“标准答案”才保险?

检查教条主义让基层叫苦

半月谈记者 范帆 白田田 梁晓飞

入户调查时,检查组问村民“每周能吃几次肉”,回答“一周一次”不合格,必须回答“想吃就吃”才算通过……不少基层干部向半月谈记者吐槽,迎检时会碰到一些教条主义的考核方式和检查细则,为此他们要费尽心思琢磨上级心目中的“标准答案”,不仅消耗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还容易滋生“只看表面,不顾实效”的歪风,导致考核形式主义。

上面要“标准答案”,下面备好样板模范

中部地区某乡镇迎来一次上级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一个星期可以吃几次肉”,有位村民回答“一个礼拜吃一次”。后来反馈情况时,当地基层干部被告知这个问题答得不合格。

这位干部很纳闷,乡村治理的水平并不能通过吃肉的频率来体现,再者说,农村有些年纪大的人,平时口味就比较清淡,一个礼拜吃一次肉并不稀奇。但为了检查能过关,他们还是专门研究了一下,让村民再遇到这类问题时回答“想什么时候吃肉就什么时候吃”。果不其然,复查时这个问题通过了。

检查不看实际情况,只看能不能套得上“标准答案”,这让基层很难办。在东北的农村地区,村民习惯在院子里堆放柴火垛,当地一位村民告诉半月谈记者,为了应付上级的环境检查,干部要求每家每户门前的柴火垛必须整齐码放,为此还特意聘请了工人来村里整理柴火垛:“必须码得整整齐齐,排成一条线,不然检查通不过,还得重新码。”

更为夸张的是,有的院子因为靠近村里的主干道,是上级领导检查的必经之地,因此要求格外严格,有一次甚至前前后后整理了8次才过关。“为了摆得整齐,把我们的柴火搬来搬去,都折腾得没法烧了。”这位村民说。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由于一些考核内容刻板,基层干部只能对照“标准答案”硬着头皮干。中部地区一位副县长说,之前接待过省里一个检查组,再三盘问一产业项目为何没走招投标程序,而实际上按有关政策,该项目可以走简易程序,不必招投标。然而,基层干部怎么解释都没用,检查组还是要求马上整改,他们只好编一份招投标材料补上。

无奈之下,许多地方的回应之道是:你想要标准答案,我给你看样板模范。中部地区一位焦化企业负责人说,疫情期间他们抓住“无接触经济”和5G新基建的机遇,在当地率先建成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厂区内5G信号覆盖,厂区环保标准也明显提升。结果,换来的是企业成了迎检专业户。

“上面只要有检查组来,县里就把人带来,有时还专门叮嘱,尽量多留领导们一会儿,压缩他们去别处的时间。”这位企业负责人说。

类似现象并不少见。中部地区一座智能化矿井的负责人表示,作为当地安全保障最好的矿井,几乎每周都有安全检查组上门,同一个部门不同处室、科室的人轮流来……原来,基层监管部门最怕检查组现场检查过的企业再出事,那样他们肯定会遭问责,为求稳妥,就安排检查组每次都去当地模范企业,把检查变成“回访”。

检查考核是指挥棒,一旦乱挥就变样

不少基层干部表示,上级的检查考核是必要的监督手段,有助于推进相关工作在基层落实,但如果检查考核的形式过于机械,会导致基层干部的精力用错了地方,也让考核检查严重变味走板。

——辛辛苦苦务“虚功”。一些基层干部表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倡给基层减负,现在的检查也确实比过去少了,但是一些检查过分强调硬性指标“不打折扣”,仍使得基层干部把相当多的精力投入到并无实质意义的工作中。

中部地区一位村支部书记告诉半月谈记者,他们村里有一条两年前修建的水泥路,原本能够满足村民的通行需求。然而,上级要求路宽必须达到3.5米,他们不得不花一个月时间加班加点进行拓宽,以迎接省里的检查。另一方面,村里还有一条老百姓急需修通的路,却迟迟没有动工。“不想动的逼着修,想要修的没人管。”这位村支书说。

——只看“面子”不看“里子”。有基层干部反映,僵化死板的考核会让基层在工作中只顾“面子”,不管“里子”,从而形成迎检“套路”,只要对照上级部门的“标准答案”,检查就能“拿高分”,不仅滋生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更严重的是掩盖了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把台账做好,把资料准备齐,就能在上级面前留下好印象,那么谁还会愿意把功夫用在平时?”一位基层干部说。

——“另辟蹊径”应付检查。去年11月,郑州市郑东新区的环卫工人为了完成上级部门设定的“不见一片落叶”的目标,用高压水枪打落树上的黄叶,促使树叶加速落下,以便集中清扫,如此苛刻悖理的考核一度引发舆论热议。部分基层干部说,不合常理、不接地气的检查考核会让基层无所适从,最后只得“另辟蹊径”,琢磨出一些令人咂舌的“对策”强行“对标”上级要求,导致最后结果与检查的初衷背道而驰。

上级“接地气”,基层才更有干劲

迎检“标准答案”实际上折射出上级部门在检查考核中的形式主义,不仅查不出问题,还让基层有苦难言。基层干部期盼,在检查考核中多一些实事求是,少一点机械教条。

一是上级部门要立足一线实际,多到基层“接地气”。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陆福兴认为,上级部门要多到基层走一走,多渠道倾听基层声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考核办法,少一点“拍脑袋”决策,让考核指挥棒更加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二是把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注重事中评价。不少基层干部表示,考核是为了推动工作,以考核的尺子检验工作成效无可厚非,但一些基层工作不能简单从考核指标中得到体现,因此上级在检查时也要从“看做了什么”转向“看解决了什么”,注重成效提升,突出过程考核,加强常态化了解,避免考核结果以偏概全、脱离实际,也避免基层临时抱佛脚,做表面文章。

三是改进检查考核方式,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检查考核要督在关键、查在要害、考在实处,专家建议上级部门要改进督查方式,要明察也要暗访,多开展随机抽查和暗访督查,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从而了解基层真实情况。

(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21期) 【编辑:白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