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首发首展超吸睛! 全球高精尖扎堆进博会 记者观察:走进进博感受防疫安全 国家外汇管理局: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707亿美元 10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公布 全球制造业复苏加快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0年秋粮收购全面展开 收购资金充足 你好,小镇“当家人” 中欧班列凭借横跨欧亚大陆独特优势 开行量和货物发送量快速增长 500年深山苗寨蝶焕新生 “诗和远方”富了湖湘 民航局再对3家航空公司入境航班发熔断指令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这样的国,需要你为之奋斗! 国家卫健委:妇幼保健机构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延误治疗急诊急救患者 新疆此轮疫情首批4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 新疆疏附县见闻:万名干部深入防疫一线保障民众生产生活 目前仍有20名“百名红通人员”藏匿美国 国家发改委:吸引多元资金投入推动网络扶贫工作 王毅:中国经受住了疫情考验,向世界交上一份中国答卷 国家外汇管理局: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1974亿元 基金扎堆发行“固收+”策略产品 偏债混合型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11% 券商板块被看好 辽宁成大增持广发证券 2020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精准处置重点领域风险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规模十年来首现下降 浦发银行首发旅行通卡 满足短期入境人士需求 国家外汇管理局:三季度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更加活跃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破6.6关口 央行连续16个工作日逆回购后“刹车” 显现货币政策精准导向、松紧适度特征 “汽车强国”蓝图点亮行业发展格局 27只新能源汽车股勇创历史新高 存款保险标识 今起在11地先行启用 与蛋白粕、豆粕形成联动之势 年内菜粕期价涨幅逼近两成 投资者变身违法监察“第三只眼” 喊话上市公司“好好学习” 柯利达董事长顾益明:一个“龙头”三个“基因”引领装配化装修创新实践 央行部署存款保险标识启用工作 授权参与机构自11月28日起使用 信用卡违规频现 监管严查资金流向非消费领域 广发基金孙迪:市场风格有望均衡 积极拥抱周期核心资产 金融已向实体让利1.25万亿 资金别玩钱生钱游戏 中国银保监会: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 专家:5只创新未来产品 仍值得长期持有 券商百强营业部最新“战况”:四季度以来4家成交额破30亿元,东方财富证券三“兄弟”跻身前十 光伏产业发展新蓝图勾画成型 31只概念股年内股价翻倍 4家公司总市值超千亿元 金融部门有关负责人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不能出现“政策悬崖” 要根据经济恢复状况进行评估 信用债市场开放再获新进展 彭博推出中国信用债指数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政策调整要基于对经济状况准确评估 不能出现“政策悬崖” 国家发改委拟组织征集和推广绿色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典型案例 军工行业盈利能力有望进入持续上行轨道 三季度QFII新进26只潜力股 六险企或被列入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中法人寿最新偿付能力降至-24409% 全国股转公司 发布多项业务规则 朋友圈如何修改定位,这一招很实用 住建部就《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林德集团:山东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期待深化合作助力产业升级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深化改革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2020-11-07 12:42:30来源:中国经济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在坚持扩大内需中,消费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全面促进消费,尽快培育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本报特邀有关专家学者分析建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扩大内需明确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这是基于近几年国内经济结构和国际关系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做出的战略判断和发展规划。扩大内需不能仅仅理解为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扩大政府支出带动民间支出的宏观调控手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扩大内需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当把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创新、调整和升级经济结构,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和拉动需求,以发展繁荣国内大市场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例如消费取代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这些变化需要我们通过深化改革来积极应对,筑牢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增强内在活力与

高水平对外开放并举

近1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外贸和出口依存度持续下降。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后,对外贸易依存度快速突破50%和60%,2006年达到64.20%的最高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外贸依存度回落到50%以下,2019年中国外贸、出口依存度分别下降到31.71%和17.32%。另一个特征是,总需求结构中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有所下降。

中国经济两轮(1998年至2001年和2008年至2010年)扩大内需使国内市场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进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特别是服务贸易在经常项目中占比快速提高,加上逆全球化潮流的兴起、民粹主义抬头等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以内需增长和国内市场为依托,经济增长呈现出内向化加强的趋势。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战略性安排。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要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和创新积极性,进一步做强做优中国企业,健全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和市场体系,不断提高中国产品乃至经济发展的技术和智能含量,拓展国内市场空间,发掘国内市场潜力。经济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增强了,既可以化解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又有能力和实力扩大国际大循环;竞争力提高了,产品和企业就可以不断走出去;市场和经济活跃了,外资外商自然会被吸引过来;经济实力增强了,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必将随之提高。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不能误读为“国内单循环”,更不是“自产自销”或“关起门来搞建设”。形成新发展格局需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高水平开放的同时抓好对内开放,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活动进一步放开,营造更宽松更便捷的营商环境。

多途径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

近些年中国经济内需增长的一个明显变化,是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和拉动都持续超过资本投资的贡献和拉动。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逐渐转变到以消费为主要拉动力的路径上。

一个经济体的实际增长过程和增长率的高低是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总供给是长期的推动力量,总供给能力决定了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及其趋势路径;总需求是短期的拉动力量,有效需求的规模和增速决定了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按多高的比例实现为实际的增长率,所以,从短期来看,总需求是决定经济实际增长率高低的主要力量。从中国经济目前的结构和发展趋势来看,内需不但是总需求的基本盘,更是在总需求中占比不断扩大的成长盘。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条件,是内需的稳步增长和内需结构与总供给结构性的适配性。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生产(或投资)需求。中国目前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人口超过4亿,有完整的产业结构,2000多万家法人企业,登记在册市场主体1.34亿户,内需潜力和国内市场空间巨大。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扩大内需,一是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居民创业和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和财富,把居民的潜在需要或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转化为有效需求。二是通过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和配置效率,这既可以增加创业和就业机会,又可以提高生产者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三是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四是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增加。五是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面向农民的公共产品供给,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生产投资前景广阔。六是稳步推进城镇化,促进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长。广大农民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和消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通过不断改革和发展逐步填平这块最大的消费“凹地”。

为有效需求增长奠定稳定基础

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是随着人均GDP提高而不断上升的,这是经济结构变化的典型特征之一,扩大消费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应该成为我们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目标之一。

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公平的致富机会和公正的分配制度,使个人收入和财富稳定增长,为居民需求增长奠定稳定的基础。要在初次分配中贯彻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原则,在再分配过程中贯彻公平公正原则,同时发挥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要通过改革促进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增长,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不能把提高工资看作是提高居民收入的惟一途径,如果工资上涨快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提高,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过快,不利于企业发展和就业增长。可以通过要素市场进一步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扩大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和就业机会,法律和政策允许劳动者合法兼职或可以有第二第三职业等途径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从长期发展来看,增加居民收入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来扩大居民的就业和择业空间,扩大居民的资产配置和投资选择范围,增加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通过发展各类层次的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提高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来增加居民的职业和工作岗位选择机会,使他们的报酬和收入不断提高。

如果说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那么扩大居民消费就是这个基点的基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要破除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对立起来的错误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旨是通过新一轮的体制改革来增强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动力,包括自主创新能力、总供给能力和内需增长能力。供给结构优化了、升级了,会引导居民消费增加,促进消费升级。

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需要实施多措并举的组合拳。一是落实《物权法》和《民法典》的法律规则,在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从制度上完善私人合法产权和财产保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降低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和消费风险,使个人“敢消费”“积极消费”。二是拓宽个人创收增收渠道,保障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同时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消费品和服务的品质档次,升级和优化供给结构,使个人“能消费”“愿意消费”。

(作者方福前 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