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亩产3000斤实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正式开启 “开展科研需要国际合作” 市场监管总局:严防严管严控风险 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我国首批共享电单车系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当双11遇见艺星品牌周年庆,多重好礼畅享钜惠! 医疗ETF年内涨近80%高居股票型ETF第一 QFII新规实施首个交易日 瑞银成功完成多笔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 年内A股IPO和再融资规模达1.29万亿元 新兴产业融资规模占比提升 北京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顺义跨境金融获新进展:北京银行等7家银行将“组团”申请设立分行 金融委年内多次表态“零容忍” 一行两会坚决贯彻“不手软” 恒丰银行:创新大宗商品融资模式 引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 经济数据提振标普500反弹超1%,苹果盘后跳水超5% 精准医疗可让大多数人活到100岁?科学家意见不一 晚间公告|11月1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全国重点城市市辖区数量大揭秘,“县改区”适合所有城市吗 充电桩概念大涨,新能源车发展规划公布在即,行业还迎这些利好 确诊数不断攀升!美专家:美国疫情最糟的时候大约在冬季 马斯克:2030年要年产2000万辆特斯拉 核心优势逐渐凸显 零跑后劲要来了? 交通部:全国高速将统一规范限速标志 观致销量暴跌55%月销仅七百多辆仍扩22万辆产能 福特:不追求10万美元以上的纯电动车 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高材林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属实即可得奖励 安徽降低生态环境有奖举报门槛 保障慢行交通者的路权:让步行愉悦 让骑行安全 深圳广邀海内外人才落地生根 两部门约谈“大吨小标”违规生产企业 责令收回隐患车辆 司令农品订单式认养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0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在浙江温州举办 海南大学实施“木兰学者奖励计划” 资深教师获百万元重奖 3.5万余家企业角逐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科技含量再提升 德国经济学家:“十四五”规划加快中国创新驱动 新发展格局将为德企开创机遇 袁隆平又将有大动作!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1500公斤攻关测产启动 新“限塑令”实施倒计时 这几块骨头依然难啃 数吨澳龙虾滞留中国机场面临清关延迟?澳媒:下个“被打击目标” 这五年,青年人才流动更通畅 助学圆梦唤希望 喜来健保持初心暖心捐赠希望小学 10月制造业PMI连续8个月保持扩张 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继续加快 10月份制造业PMI为51.4% 连续八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构建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上市险企净利降幅收窄 三季度保险板块指数上涨29.8% 中钢协和大商所共同召开铁矿石品牌动态升贴水论证会 首家外商独资券商呼之欲出 摩根大通增持旗下券商股权 10月沪指击穿20周均线 展望11月机构称金融板块是最佳选择 上市险企保费增速稳住了 接下来要比拼业务价值 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逆势增长 前三季度合同额同比增长11.4% 金融科技要鼓励创新,更要公平监管 前三季度40家上市券商大赚超1200亿元 近九成营收净利同比双增长 息差收窄大势所趋 中小银行该如何腾挪?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双季稻亩产3000斤实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2020-11-02 15:25:26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2日电(记者 谢艺观)11月2日,在衡南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内,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晚稻测产结果出炉,平均亩产达到911.7公斤,远超此前881公斤的预测值。

刷新纪录!双季稻亩产突破3000斤

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曾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此次晚稻测产结果出炉,意味着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达到1530.76公斤,再次刷新原有纪录。此前,袁隆平团队曾屡破超级稻单产700、800、1000、1149公斤的世界纪录。

听到这一结果的袁隆平,连说more than excited !被网友留言“开心得像个孩子”。

事实上,双季稻亩产突破3000斤意义重大。按袁老的话来说,测产成功意味着我们第三代杂交稻取得新的突破,平均亩产比现有的高产杂交稻要增产10%-20%,就是增产100公斤以上。“全国有2亿5000万亩的杂交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可以增产半个湖南省的粮食产量。”

面对双季稻亩产再创新纪录,网友也纷纷表示,“致敬伟大的袁老团队!”“这才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还有网友称,“今晚又有理由多吃两碗饭了。”

2019年10月22日,袁隆平带领嘉宾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试验田观摩。杨华峰 摄2019年10月22日,袁隆平带领嘉宾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试验田观摩。杨华峰 摄

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此次亩产再上新台阶,也代表着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涝、东北台风、草地贪夜蛾等影响,不少人担心国家粮食安全,害怕再次出现“粮荒”。

不过,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分别比去年增产24.2亿斤和20.6亿斤,目前秋粮收割即将结束,丰收已成定局。粮食产量有望连续六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粮安天下,“地”是基础,“技”是支柱。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得益于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这些年,国家引导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联合攻关和试验示范,推进农业技术进村入户。建立起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

这次袁老团队研发的“叁优一号”跟普通稻比,穗子更大,平均每穗有400粒左右,每颗也更加饱满,显微镜下“叁优一号”更宽更“胖”。

此外,10月14日,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进行测产,袁隆平“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平均亩产量达802.9公斤,也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总产量增加了54%,单产提高对总产增长的贡献达到66%。”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表示。

此次双季稻单产实现超3000斤,也将给中国的粮食生产带来新的可能。袁隆平称,“下一个目标就是向全国水稻产区推广衡南经验,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完)

【编辑:李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