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累计筛查发热病人12.57万人次;
冷链食品和环境监测累计采样3540批,其中冷链食品及包装993批、环境1420批、从业人员1127人次,结果均为阴性。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15家,其中市级医院7家、县级医院5家、疾控机构3家,日常规检测量6164人份,应急状态下最大检测量可达11500人份;全市储备集中隔离场所20个,用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房间1122间;全市有定点医院6家(市级1家、县级5家),床位总数1700张,ICU床位47张;市级后备定点医院2家,床位总数2200张,ICU床位24张;县(区)级后备定点医院4家,床位总数1246张,ICU床位27张。
10月26日,记者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进入秋冬季以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树牢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进一步整合力量、夯实责任、细化措施、强化落实,在“科学、精准、有序、高效”上下功夫,聚焦健全组织体系、强化预警监测、精准科学管控、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等重点环节,着力发现问题和推动问题解决。目前,全市秋冬季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已基本到位,截至10月26日,已连续255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全面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及早着手,迅速行动,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严格的要求,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全市上下艰苦努力,我市确诊病例控制在17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防控效果居全省省辖市第2位。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以来,我市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把重点放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来,建立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北京、大连、乌鲁木齐、青岛等地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精准有效应对,加密加细加严防控措施,及时守住了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局面。
进入秋冬季,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病毒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我市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行之有效的指挥体系,压实“四方”责任,持续强化督导检查。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医疗机构哨点监测。截至目前,各级医疗机构累计筛查发热病人12.57万人次。加强冷链食品和环境监测。截至目前,累计采样3540批,其中冷链食品及包装993批、环境1420批、从业人员1127人次,结果均为阴性。加强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监测,落实“四早”措施。强化重点防控,对入濮重点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对重点场所实行分类管理,对大型活动实行分级管理。强化医院感染控制,严防疫情输入。强化能力建设,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15家,其中市级医院7家、县级医院5家、疾控机构3家,日常规检测量6164人份,应急状态下最大检测量可达11500人份;加强隔离场所储备,全市储备集中隔离场所20个,用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房间1122间;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提高流调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目前,全市有定点医院6家(市级1家、县级5家),床位总数1700张,ICU床位47张;市级后备定点医院2家,床位总数2200张,ICU床位24张;县(区)级后备定点医院4家,床位总数1246张,ICU床位27张。
同时,我市强化项目建设,精心谋划“十四五”期间卫生健康领域重点项目。目前,已有6大类55个项目进入国家重点项目库,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新增床位3926张,总投资45.01亿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31.48亿元;99个卫生健康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总投资8.61亿元,其中抗疫特别国债1.07亿元、专项债券2.0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7099万元。
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四方”责任,确保每项工作、每个环节落实到位;抓好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濮人员等重点人员疫情防控,抓好医院感染管理、集中隔离点管理、冷链食品管控、社会面防控等重点工作;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医疗救治能力,推进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强化应急储备,确保出现突发疫情能及时有效应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防护能力,切实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坚决守住濮阳不发生本地新发疫情的底线。(记者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