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都将面临养老问题。如何有保障、有质量地度过晚年生活,不只要改变自身观念,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助力。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濮阳人经历着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从生活照料到多元服务,从单一养老到智慧养老等变化,晚年生活的幸福感正在逐年提升。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我市60岁(含)以上老年人口62.3万,其中75周岁(含)以上人口就有14.8万。那么,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责任
“女儿在外地照顾不上我,所以我几乎每天都要去离家不远的日间照料中心。在那儿我不仅能吃上热饭,还能和老伙计们一起聊聊天、打打牌,舒心得很。”家住颐和花园的张大爷告诉记者。张大爷口中的日间照料中心就是我市推进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专业化服务为支撑,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
10月25日,记者自市民政局了解到,2020年,我市将充分利用各社区、各村现有可用的闲置资源,通过政府补贴加社会资本投入的方式,因地制宜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并引入专业养老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康复理疗、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日间照料服务,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丰富社会养老的服务内容。今年,我市将建成30个规范化社区、2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其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服务、日托服务、心理咨询、精神慰藉、情感关怀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养老机构98家,全市床位数4959张,入住老人2523人。其中,乡镇敬老院71家,床位2726张,入住老人1596人;民办养老机构25家,床位2161张,入住老人921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2个,设计床位共320张;农村幸福院772个。
“未来两年,我们还将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两年,我市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建立长期照护体系,实施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谋划并逐步实施养老服务建设项目,2019年已实施项目43个,2020年正在实施项目46个,2021年规划项目77个,2022年规划项目67个。“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目标
辛苦了大半辈子的他们终于熬到退休。有的老人一辈子都在为家事操劳、忙不停歇。人一旦年迈,总希望找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住、老有所乐的居所,度过晚年生活。
眼下,我市的老龄人口正在不断增长,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我市正在通过不断完善养老社会保障、老年健康保障和养老服务保障,推进智能养老建设,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推动老龄产业发展。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将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加强对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监督管理;大力推动养老服务多层次供给、激发社会有效投资、养老服务质量逐步改善、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充分释放,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据记者了解,未来两年民政部门将在市级层面,启动运营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完善托底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开放;在县级层面,建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托养照护中心或老年人福利中心,解决县区兜底养老问题和和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照护养老问题;在乡镇(街道办)级层面,依托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计划,通过改扩建或新建,打造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到2022年,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个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有条件的乡镇也要积极建设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在村、居(社区)级层面,到2022年,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超过90%;在村级依托现有农村幸福院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平台,为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居家服务等服务,在城镇社区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或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居家养老等服务;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不断强化服务功能,为农村、社区居家社区养老提供更加完善的为老服务。
另外,2022年年底前,我市各县区至少建有一 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中心,重点为需要照护的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更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利用“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和大数据、智能养老技术应用,建设全市智慧养老服务大平台,涵盖全市乡镇敬老院和各养老服务机构,促使互联网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既满足监管需求,又满足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养老服务,提升全市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记者 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