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乡村更宜居 日子真舒心 南京和平论坛:倾听多元声音 搭建友谊桥梁 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报告1例无症状感染者 青岛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包头钢铁(集团)原党委副书记孟志泉被开除党籍 内蒙古医科大学原校长杜茂林被开除党籍 外交部:平均每个美国人有100多个口罩来自中国 外交部驳斥蓬佩奥污蔑言论:不要成为逆时代潮流的孤家寡人 阅兵式上飘扬的“白云山团”战旗 背后有着这样的生死故事 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原董事长薛昇旗被双开 2021国考报名截止 最热岗位竞争超过“三千选一” 长三角(上海)互联网医院投入运行 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立科主动投案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多国智库等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 织密“法网”北京严打盗捕盗猎 张国瀛:七次迎接志愿军烈士回国 以最高礼仪接英雄回家 中国减贫成效为全球脱贫事业作出贡献 外交部赞赏澳布里斯班市议会有关友城纪念动议 外交部积极评价普京对中俄关系的表态 上海新增5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从高铁世界第一走向服务世界一流 走侨乡,观桥景,品“潮味”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丨铁原之战 外交部揭露澳所谓研究所真面目:在澳大利亚国内也不得人心 四川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例 均为境外输入 中国青年话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不畏艰险,强大起来 中国第十所草业学院揭牌成立 美国鼓励斯里兰卡考虑美方提供的经济发展选项 外交部回应 重点来了丨“好于预期”四连!听王春英解读前三季度外汇收支! 人社部出台支持海南自贸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政策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成立 OECD报告:中国建立了世界一流的中小学教育体系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电影《英雄儿女》的幕后故事 “决战决胜谱新篇·文化扶贫在行动”陕西脱贫攻坚纪实网络传播活动启动 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中国开展对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培训 余梦伦院士领衔48人获“工程师楷模”“最美工程师”称号 全国首届“劳动教育管理”研究生(公共管理硕士)项目在京启动 中国北疆乌兰察布谋划“中蒙俄空中货运通道” 解放军报评论员: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 铭刻史册的伟大胜利 2020年“镜头中的脱贫故事”走进安徽“皖”美结束 中宣部授予孙景坤、徐振明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14部门开展2020网剑行动:重拳网络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幸福花开新边疆】互联网+农业:戈壁滩开出“电商之花” 江西省供销合作社原党组成员卢建被开除党籍 湖南政协“战贫”:结对帮扶造血 “云”上履职聚扶贫智慧 嫦娥四号完成第23月昼工作 开展国际首次月表实地粒子辐射环境探测 工信部:“十三五”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如期完成 中国对教育、科技、医疗、养老投入不断攀升 雄安新区举办疫情以来首次线下招聘会 IMF副总裁:建设更为智能、更加绿色和更具包容性的新机遇和政策趋向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乡村更宜居 日子真舒心

2020-10-25 09:28:31来源:人民日报

乡村更宜居 日子真舒心(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鱼塘垂钓、铁锅炖鱼、制作打糕和辣白菜……国庆假期,辽宁省盘锦市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十分热闹。

“15个套房、25个标准间,这几天全部客满。”民俗村经理谭庆茹兴奋地说,“环境干净漂亮,到我们这儿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

近年来,盘锦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宜居,产业兴旺让生活更富裕,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

改善环境,乡村生活更宜居

黄色的稻田、紫色的葡萄、粉色的火龙果、红色的碱地柿子……不同季节来到盘锦大洼区唐家镇北窑村,能见到不同的田间景致。

前几年,村里党员干部率先行动,带领村民们,负责自家门前净化、绿化、美化,厕所、灰堆、柴草堆、杂物堆等全部进院。每名干部包扶20户群众,每周至少入户一次帮助改善环境卫生。“起初有的村民积极性不高,时间长了也主动加入进来,环境好了,大家精气神都不一样了。”北窑村党支部副书记夏俪说,北窑村先后4次修改村规民约,建立起日检查、周通报、月处理的监督检查通报机制。

近年来,盘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基本达到100%。

走进大洼区王家街道石庙子村村民陈红家的厨房,只听“啪”一声,燃气灶点着,锅底蹿出火苗。“现在的日子真舒心。”陈红说,现在村里通了燃气、自来水,随时能洗热水澡。如今,盘锦农村不仅实现了供水、燃气入户,不少村还建了超市、文化广场、澡堂、卫生室、理发店等设施。

“村子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文明村镇,村民也更加积极地响应,现在连几岁的娃娃都知道垃圾分类!”石庙子村党支部书记李云桐说。

做旺产业,农民增收有保障

北窑村有种植葡萄的历史。村庄环境改善后,北窑村一鼓作气,实施“公司+合作社+客户+农户”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葡萄连片种植,建设葡萄观光采摘园,带动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葡萄,办起农家院。如今北窑的葡萄种植面积达1000亩,年产值达1500万元。

唐家镇的崔雅兰抓住机遇,几年前在北窑村投资了200亩葡萄基地,带动当地150余人就业。“路通了,葡萄能出村了;村美了,游客爱来了;条件好了,来了能住下了。”崔雅兰说,随着北窑葡萄知名度不断提升,来采摘的人越来越多,她又接连投资了150亩火龙果、400亩碱地柿子和三间特色民宿。

盘锦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深度开发。目前全市已有10个3A级旅游村,民宿及农家乐床位达8600张。

在石庙子村,稻田里立着一排排摄像头。“村里发展认养农业,通过这些摄像头,认养人打开手机就能随时看到自己认养稻田的情况。”村民迟丙杰告诉记者,“过去忙活一年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土地流转有收入,腾出手来打工还能再赚一份钱。现在我们在田里干活也成了游客们镜头里的风景。”

涵养文化,一村一策促振兴

保留上世纪80年代风格的民居,木质窗框漆成了蓝色,金君臣和高红艳在经营的饭店内正招呼着客人。去年春节,一直在韩国工作的夫妻俩回老家过年,看到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生意红火,动了留在家乡创业的念头。

高红艳说,吸引她的,不仅是居住环境,还有村头的荣兴博物馆。民俗村的原村民搬进了新楼,但原有的民居和生活场景被保留下来,改造成了民宿,还配套建了展示当地传统文化的博物馆。

“我们要留住乡村的文化根基。”荣兴街道党工委书记高贺坤说,“如今文化已成为荣兴的品牌,不但吸引游客,还能留住人才。不少盘锦的文化名人在这里常住,为荣兴发展出谋划策。”

“盘锦坚持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真正实现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治理优。”盘锦市委书记付忠伟说。

去年,辽宁出版集团投资的作家艺术田园小镇项目落户北窑村。“小镇可以作为作家写作的场所、读者见面会的场地,还将建设稻田图书馆等文化惠民工程。”项目负责人李鹏程说。

村民武月是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到北窑村的,目前是小镇的一名管家。武月感慨地说:“现在觉得还是家乡好。美丽乡村,村子美了,人也美了!”

本报记者 王金海 胡婧怡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