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回眸)污染防治阶段目标实现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阮煜琳)“2015年北京PM2.5(细颗粒物)重污染天数42天,到2019年下降为4天”“与2015年相比,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下降36.6%”,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指出,“十三五”时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
10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出席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赵英民2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的五年。这五年,中国以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都取得重要进展,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至2019年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比例、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劣Ⅴ类水体比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污染物的削减量等8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约束性指标已提前完成。
“与五年前相比,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赵英民说,今年1至9月,上述8项指标在2019年底已经提前完成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向好发展。
赵英民说,今年1至9月份,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7.2%,预计到年底能够完成“十三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4.5%以上的约束性目标,从现在进展情况看,到今年年底,“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将全面完成。
“经过艰苦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说,2019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43%和73%,重污染天数下降了81%,空气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赵英民坦言,在看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充分肯定“十三五”时期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质量距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距离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还有差距。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赵英民说,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处于高位,最突出的表现在“三个没有根本改变”: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认为,当前大气污染物与气象条件特别是不利的气象条件没有“脱敏”,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攻坚深水期,控制污染增量的边际成本增大,难度也越来越大。
赵英民指出,下一步,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并重,科学设定“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做好明年工作,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好局、起好步。(完)
【编辑: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