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中国教育部和中国国家文物局日前联合发文《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
《意见》指出,要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创新博物馆学习方式。博物馆教育活动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根据博物馆环境、藏品、展览等,综合运用解说导览、专题讲座、互动游戏、角色扮演、动手实践等方式,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要制作博物馆手册、导览图、辅助读物、口袋书、动漫等,引导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创造性开展活动、辅助学习,不断探索完备博物馆学习模式,增强博物馆学习效果。
《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鼓励小学在下午3点半课后时间开设校内博物馆系列课程,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要注重利用节假日、寒暑假、休息日等时段,组织、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开展学习。各地文物部门和博物馆要加强馆内教育项目和“博物馆进校园”项目的设计研发和组织实施,有效衔接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需求。
据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出版了适用于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博物馆读本,山东博物馆设计开发了博物馆校本课程共四大门类12门课程,首都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杭州西湖博物馆、上海昆虫博物馆、泉州海交馆等都根据自身特点,设计研发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教育项目和课程内容。根据《意见》要求,全国博物馆系统会进一步开发博物馆特色课程,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完)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