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高铁看中国丨赶着牦牛奔小康!和“牛”朋友一起走向致富路 乐游国庆假期:看各地秋游美景 赏祖国大美河山 不负青春 不负韶华!4000多名群众歌唱“我的祖国” 为新中国71岁华诞庆生 脱贫的颜色——吉林延边一个少数民族村屯的国庆假期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9月28日—10月4日) 湘西深山里的“地球护卫队” 渭河治理5年间:昔日“下水道”再现清波 又错了!游客使用高德地图定位有误,致青城山景区再次拥堵 应对带量采购的“武器”——API+制剂 科大讯飞在遵义成立大数据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 全球第二大影院运营商考虑关闭所有英、美影院 财经网络教育平台“高顿网校”获腾讯战略投资 戈十五 | 戈壁上的四天三夜 荡气回肠徒步121公里 诺贝尔医学奖将率先揭晓 免疫学领域受关注 经济三季报前瞻:工业增速回升利润上行,企业库存由去转补 突发| 日本知名时装设计师高田贤三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探亲+旅游 十一假期多地迎来客流高峰 解码浙江数字乡村试点:政府搭台、银行敲鼓、村民村企唱戏 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成亮点,33个建筑故事讲述百年变迁 本周外盘看点丨特朗普病情进展成焦点,财政刺激悬念待解 “十一”假期前四天:国内游客4.25亿人次,景区加速回暖 小小咖啡豆撑起百万增收,云南村落走出一条特色脱贫路 特朗普在注射第二剂瑞德西韦后 又用上治疗重症患者的激素 中秋旺季白酒消费复暖,但市场分化提速 这些“不务正业”的民警,被网友点赞表扬! 报纸投递员发现一个细节,救出八旬独居老人 24岁女教师去世捐器官救6人,网友:天使留下了她的礼物 秒懂国务院 | 你开小店吗?你逛小店吗?这个“大行动”要了解一下! 民警巡逻时突然被一只小手牵住,网友:这就是安全感! 我们没忘驻守高原边关的将士,无人机队来了! 除了手机导航,北斗还有哪些创新应用 “我给他们带糖吃,让他们心里是甜的。” “贫中之贫”脱贫记——精准扶贫拔了内蒙古兴安盟的“穷根” 告别绝对贫困 创造伟大奇迹——“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历程回眸 中科院研发新冠抗体已在美进入II期临床试验 “十一”黄金周过半 贵州接待游客2709.95万人次 “老病号”终于“放心了”——海南医保升级侧记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评价研究中心探索建立高等教育评价的中国标准 四川阿坝州红原县瓦切镇日干村:“星级评定”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宁夏:多彩活动歌唱黄河 中老铁路:友谊路 幸福路 让勤俭节约成为新时尚 再鼎医药高级副总裁王翀确认参加5th CHS天府健谈 FXR激动剂:奥贝胆酸引领全球市场,近20个品种进入临床开发 至本医疗科技高级副总裁赵平确认参加5th CHS 天府健谈 我国科学家仿贝壳研制出“超强韧”绿色材料 品牌深度精选、用户深度服务!国际品牌会员俱乐部VTN全球发布 大健康投融周报丨再鼎港股上市,强生65亿美元收购Momenta 台积电拿下英特尔3nm订单! 中芯国际:部分供应商受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坐着高铁看中国丨赶着牦牛奔小康!和“牛”朋友一起走向致富路

2020-10-05 15:41:26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穿过草原、越过冰山,青藏铁路仿佛一条巨龙,穿梭在世界屋脊。进入藏北草原,飞驰的列车外出现了一群新的朋友,一头头憨态可掬的牦牛。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那曲市色尼区更是有着“中国牦牛之乡”的美誉。如何保持牦牛与自然和谐相处,怎么样在带动牧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一起去那曲看一看。

蓝天、白云、碧草,一头头牦牛在设定的区域里悠闲地晒着太阳、吃着草。在那曲市色尼区嘎尔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600多头牦牛有序地进行着半牧半圈饲养,早上7点出栏散步,中午12点回圈休息,牦牛们既亲近了大自然,又不会因为过度散养而破坏草场,这就是那曲市近几年大力推广的“草畜平衡”生态养殖模式。

那曲市色尼区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是全西藏生态最为薄弱的地区之一。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的土地难以种植作物,靠天吃草的牦牛和藏羊就成为当地农牧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西藏那曲色尼区牧民 普次仁:以前我们牧民是游牧而生,养几头牦牛和藏羊,就是靠牛奶和羊毛卖些点钱,生活质量很差,在没有加入合作社以前,我们全家四口人一年的收入不到9000元钱。

今年51岁的普次仁,是那曲色尼区地道的牧民,他说过去游牧式的养殖牦牛主要是自给自足,自己家守着两百多亩的草场,因为人手不足,也很难维护草场的健康生长。2017年普次仁一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扶贫困牧民改善生活、提高收入,2018年当地进行了生态移民搬迁,普次仁一家和另外十多户牧民从偏远的山上搬到了镇上。除了居住条件的改善,普次仁也见识到了牦牛养殖的新方法。

西藏那曲色尼区牧民 普次仁:我们牧民以前住得分散,挤出的牦牛奶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镇上去买,很多时候就不新鲜了,现在我们住在镇上了,家门口还建起了加工厂,这样我们的牦牛奶就可以很快卖掉。

2018年,搬迁到镇上的普次仁把自家的两百多亩草场入股合作社,交由村集体管理,因为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镇上新建的生态养殖基地招聘他为养殖专员,他的妻子和孩子也相继加入,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西藏那曲色尼区牧民 普次仁:加入了嘎尔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以后,我们全家每个月将近有8000左右的工资,然后一年的话差不多9万多,比以前翻了10倍。

像普次仁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嘎尔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就有56人。当地大学毕业生南卡旺秋因为家人去世一度陷入困境,2018年他加入了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在这里他发挥了一技之长,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西藏那曲色尼区村民 南卡旺秋:我现在做了一个检验员,然后在我每个月收入的话3200左右,然后在公司上完保险,然后再上住房公积金,然后我现在也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然后我继续努力工作,继续提高自己的收入。

推广合作社整合草场资源,解放劳动力的同时利用龙头企业科学化养殖牦牛,那曲市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加“特色帮扶”的牦牛养殖思路,目前,那曲市40余万农牧民中,超过80%都已经加入专业合作社,通过草场入股、牲畜入股等方式,提高收入,那曲市现已孵化出多家品牌企业,实现了牦牛养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

西藏那曲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石循凯:2019年我们全市的农牧民可支配收入是达到了12150元,同比2018年我们是增收增加了12.5%。(总台央视记者 白央 马力 昱皓)

(编辑 隋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