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初秋,台前县夹河乡姜庄村。细细打量一番眼前的村子:河水潺潺、清风匝地、花草飘香,一条条曲径通幽的街巷,一道道田园风格的篱笆墙,一间间主题鲜明的土坯房,既散发着厚重深远的历史气韵,又展现着涅槃重生的时代风采。
姜庄紧傍黄河,地处台前、梁山、东平三县交汇处。数百年前,一支姜子牙后裔来到这里繁衍生息。由于靠近黄河,居民主要靠种地、摆渡为生。村中男人几乎人人都会使船,放开嗓子就是一段黄河号子,而织粗布、剪纸刺绣等,则成为村中女子世代相传的手艺。
然而,木桨终究难敌时代洪流。因黄河洪涝频发,该村大量耕地村宅塌陷于河。20世纪60年代,村民陆续由堤东老村迁至堤西。其后,村民试图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和牛羊养殖改变贫穷命运,但最终没有形成规模体系,致使村庄长期以来处于深度贫困。贫穷,成为一代又一代姜庄人心中最深的痛。
改变,从2017年开始。当地政府抢抓中石油对口帮扶的机遇,和中石油、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谋划姜庄黄河古村落民宿小镇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并取名为“姜子牙的渡口”。“项目旨在通过打造精品民宿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让当地贫困户通过闲置房屋流转、在合作社劳动取酬、配股分红等方式走上脱贫致富路。”中国扶贫基金会驻姜庄村项目经理吴晓森说,在不破坏村庄整体布局下,首期对10栋老民房院落、3套公共建筑、街巷和配套景观进行了一系列改造提升,修建了望椿园、古渡园等风格各异的十大主题院落,将传统的黄河村落生活和现代的民宿体验相融,重现黄河古村落的美丽。
经过近2年的改造提升,原来那些摇摇欲坠的土屋实现了华丽转身,村里还建起了超市、修好了停车场和污水处理厂,就连传统老粗布、黄河泥塑、插画等一批老手工艺也得以复活,让远道而来的游客真正体验到黄河民俗风情。“自去年7月以来,‘姜子牙的渡口’已收入50余万元,其中20%划入共管账户,在分配上坚持向老弱病残贫困人口倾斜。”吴晓森表示。
“在这么漂亮的地方工作,一个月能拿1800多元,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贫困户王春香正戴着口罩麻利地收拾着1号院的客房,腰间别着对讲机,精气神十足。
更美的日子还在后头。目前,项目二期150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主要用于占地100余亩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包括丛林穿越、拓展训练等项目。“我们争取今年11月底完工。到时候,光保洁员、安保员、收银员等用工就有40人。”吴晓森自信地说。
对于未来,王春香说得更实在:“都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俺吃苦受穷这么久,这‘姜子牙的渡口’,一准能把大伙儿‘渡’到河那沿,过上好日子。”(记者 贺德敬 李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