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我市夏粮总产169万吨,同比增长1.26%,再创历史新高,增幅比全省高1.24个百分点;夏粮亩产491公斤,同比增长2.77%,增幅比全省高1.77个百分点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人民群众的最基本保障,粮食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作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之一,我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抗稳了粮食安全重任。据统计,今年我市夏粮总产169万吨,同比增长1.26%,再创历史新高,增幅比全省高1.24个百分点;夏粮亩产491公斤,同比增长2.77%,增幅比全省高1.77个百分点。
严守耕地红线不动摇。我市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等,切实保障耕地面积。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406.4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42.61万亩,连续19年实现了占补平衡。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监测点数达42个,耕地质量等级提升0.2个等级,实现了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高、形态更优化。按照“布局合理、标识清晰、生产稳定、能划尽划”的原则,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其中,全市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310.8万亩,划定重要农产品保护区20万亩,并把光热水土条件好的优质地块优先划入“两区”,把产粮大县耕地优先划入“两区”,让“两区”成为承载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主阵地”。
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放松。我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按照“成方连片开发、功能配套齐全、绿色生态建设、综合效益凸显”的原则,专门组织人员,科学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9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3万亩,项目总投资4.98亿元,全市规划设计建设项目21个,目前均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竣工验收。今年省农业农村厅下达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6万亩,项目总投资5.84亿元。各县区高规格规划设计建设项目共计16个。目前,正在加班加点,工程进度进入全省靠前方阵。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停步。我市通过增加科技投入、健全技术推广队伍、提高农民群众科技素质等,充分挖掘土地、种子、肥料、栽培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增产潜力。目前,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粮食作物增产增效和标准化栽培技术、优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等得到快速推广,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小麦氮肥后移、玉米“一增四改”和适时晚收、水稻旱育稀植等主推技术普及率95%以上。我市还加大集成技术推广力度,结合主推粮食作物品种特征特性,集成从种到收各环节高质高效技术,推广“最适”种植模式、“最少”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综合效益的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为优质粮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此外,我市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度,围绕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大力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节本增效农机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增产增效。(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周冰冰 王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