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最近,“海归女硕士包下2千亩荒山当农民”的话题刷屏了。留俄归来的文学硕士,26岁的肖源,结束了7年海外求学的生涯,回到老家湖南娄底承包了2400亩地,当起了职业农民。村里的人亲切地称她为“小肖总”。但村民仍然不太理解她的选择,肖源曾经面对采访时说“大家会让孩子学我好好读书,但不要学我回乡当农民”。一时间,网友众说纷纭,点赞吐槽的都有。
肖源(图片由被采访人提供)
乡村不仅有文学里的人间烟火 更有文学里的诗情画意
文学硕士当职业农民,这是一个文学青年一拍脑门的避世之举吗?
对此,肖源表示,自己确实非常向往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但自己返乡做农民绝不是受几个人或者一首诗的影响。正像《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说过的那样,大家交口称赞的只是生活的一种,不需要为了一种生活而放弃自己的生活。“文学是来源于生活的”,肖源告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我回到家乡,是要去享受田园生活、是要过慢生活的。可我也想要做点事儿,做点于自己、于社会、于乡村都有意义的事情。”
村民们总是以肖源为榜样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争取以后也能出国见世面,但一讲到职业选择,肖源则又成了反面教材。对于自己这个“矛盾的榜样”的形象,肖源表示自己可以理解。“世界是多元和包容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够走出大山,走出乡村,去看看更大的世界,看看更远的风景,去体会更多的风土人情,有更体面的工作,去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肖源(图片由被采访人提供)
不负乡村不负人 发展乡村产业是顺势而为
流转了2400多亩的土地,涉及到6个村的范围,肖源的产业规模并不小。在做出创业决定之前,肖源是下了一番功夫做调研的。“要把城市的人、城市资源、城市的钱引过去,那么我们就需要在那里有产业,有一个支柱。”对于如何把产业做大做强,肖源心中也早已规划好了蓝图:诗意山水是主题,留住乡愁是理念,不负乡村不负人则是发展永恒的核心。
“我们要做的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要把农业、文化融入到一起,打造一个诗意山水为主题的生态农业园,既是带动一方的产业发展,同时也提升农村的人居环境。”
除了美好的愿景,肖源对目前发展农村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也有着清醒的认识。面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肖源表示最重要的就是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风。
目前,肖源已经有了自己专业的团队,果林、水产、水稻等都有专人进行责任制管理。
肖源(图片由被采访人提供)
深入乡土跟村民打成一片 真诚之心是化解矛盾的金钥匙
面对错综复杂的农村情况,肖源也曾遇到过水土不服的问题。每一次,肖源都用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去解决,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跟村民沟通,她说:“乡村也许很复杂,但乡村的人却很淳朴简单,我用心做好事,大家是看得到的。”
现在,肖源已经跟当地村民打成一片,闲暇时总有村民围在她身旁,问她在俄罗斯留学时的生活,问那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以及她未来还会不会留在农村。村里的年轻人大都进城务工了,肖源在当地算是年纪很轻的晚辈,“我是小辈,大家都很照顾我。”肖源说。
面对意外走红 心里更多是感激
肖源火了。不光她的辣椒酱获得省级大奖,“海归女硕士包下2千亩荒山当农民”的话题词也冲上了微博热搜,十几万网友为她点赞。
肖源说,一直都觉得自己是那种平平淡淡、没有多大存在感的透明人,这次突然被推到台前,收到网友们的关注和祝福的时候,心里满满的都是感激。“我一定不负山村不负人!”肖源说:“我真的有回报家乡的一片心和一片情,希望自己能为乡村振兴添柴加薪。”
肖源(图片由被采访人提供)
助力乡村振兴,除了躬身入局的一腔热情还需要什么?
返乡创业是现在社会关注度很高的一个议题,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国祥研究员指出:全面振兴乡村的关键突破口就是人才。但如今的农业生产与以往大不相同,其中有很多专业的门道,如果不研究清楚规律,仅凭一腔热血埋头猛干,很容易迎来失败的后果。
对此,李国祥为有意赴农村创业的年轻人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具备高风险意识,脚踏实地做调研,努力规避风险;其次要尽可能的去实干,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第三,要运用好政策,但又不能过分依赖政策,政府的优惠政策、资金扶持确实能给予很大帮助,但如何决策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判断,怎么样把市场跟政策有机结合起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