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群山东人,各种机缘让他们与浦东相遇,于是,便有了他们与浦东的美丽故事。30年来,这座城市以其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助推他们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梦想;他们的艰辛探索和默默奉献也助推成就了这座城市的传奇。时值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海报新闻上海新闻中心推出“30位在沪山东人看浦东开发开放30年”系列访谈,试图通过山东人的独特视角展现浦东30年的非凡成就,同时通过30位在沪山东人平凡而生动的故事展示鲁沪之间说不尽道不完的密切关联。
这些拥有不同经历,来自不同行业的在沪山东人,回首与浦东的各种过往,让他们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呢?请听海报新闻上海新闻中心记者为您提供的30位在沪山东人与浦东的故事吧……
张凌云:山东齐河人,1993年来上海,现任上海智通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曾参与浦东大道、世纪大道等工程建设。
记者:张总,您好!请问您当初为什么会来上海?
张凌云:我90年代初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便来到上海。在此之前,一直对上海都抱有良好的印象,觉得这是一个包容开放的现代化大都市,所以我从小就很向往到上海来学习和奋斗。
记者:来到上海后,这座城市是否符合您的预期?
张凌云:是的。因为我们学校离浦西的徐家汇比较近,所以经常会去那里逛街,看到市中心繁华的街市,这才深深体会到什么是“车水马龙”。
记者:那么对浦东的印象呢?
张凌云:我记得第一次去浦东是去现在浦东大道民生路附近的上海海事大学看同学,当时上海海事大学还叫上海海运学院。我从交大到民生路,仅仅在路上就花了4个多小时——先坐公交,然后坐轮渡到东昌路码头,接着继续坐公交,非常不方便。就是在那时起,一个和浦西样子截然不同的浦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基础设施非常简陋,放眼望去只有农田、破旧工厂和零星的老式住宅居住区。所以那时人称浦东是 “乡下头”(编者注:上海方言,乡下、农村的意思)、“烂泥渡”。
记者:据说浦东开发开放之初,您还参与了浦东大道和世纪大道的建设,能谈谈这两条路对浦东的意义吗?
张凌云:浦东开发开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基础设施不行,这对浦东开发开放来说是严重的制约因素。所以,当时的市政府浦东开发办就提出“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金融先行”的口号,基础设施建设成了浦东开发开放的迫切需求,因而浦东大道和世纪大道的建设就提上了日程。不过两者在建设时间上相差了近十年。
浦东大道是浦东新区第一个市政工程,1993年左右开工,为浦东最早的建设打下了基础,我也非常有幸参与了这个项目。说到这个项目,其最大的特点是:工程复杂、质量要求高,因而持续了好多年。建成之后也一直处于修了停、停了修的状态,以致于有很多上海人也觉得奇怪。而之所以会制订这样的工期安排,是综合考虑了浦东大道的道路情况和通行状况。有关这一点,2015年浦东新区原区委书记沈晓明还专门作出过解释,浦东大道的修建是两个工程。一个是东西通道,东西通道是市中心主干道路井字型网络的组成部分,另一个项目是地铁14号线,主要解决金桥出行的问题,也解决浦东大道居民出行的问题。这两个项目放在一起是为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但是放在一起以后工程技术的难度增加了很多,就像给腹部做手术,肚子打开以后本来分两次做的手术一次做了,肚子少打开了一次,但是手术的时间未必比分开做短。此外,工程时间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世博道路的需要以及14号线从当时的6节车厢编组变成8节编组。浦东大道从2012年到2014年已经在陆陆续续恢复,计划2020年全部完工。当时沈晓明还说,工程时间听起来长,但要保证质量,更要保证安全,不能因为提前一年的时间影响工程的安全质量。
上世纪90年代的浦东大道(摄于1995年)
上世纪90年代的浦东大道(摄于1999年)
至于世纪大道是1999年开始建设,是一条为了迎接新世纪而开设的景观道,也是至今浦东最重要的轴线道路之一。世纪大道是上海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景观道路,被称为“中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由法国的夏氏一德方斯公司设计。世纪大道的设计宽度有100米,不同于上海原先道路的狭窄、曲折,世纪大道的宽直开创了先河。同时道路的不对称设计是世界首创,中心线不在路中央,而是向南偏移了10米。这一设计使得东方路、张杨路的中心线得以跟世纪大道交汇,也让人、交通、建筑的关系更为合理。
刚建成的世纪大道(摄于2000年)
世纪大道夜景(摄于2000年)
记者:后来您还参与了哪些重要的项目建设?透过这一个个项目,就您个人而言,体现了浦东哪些变化?
张凌云:从陆家嘴到张江、金桥、外高桥,这么多年我参与了大量项目和区域的开发建设。体会比较深的还有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工程建设。这是一个为迎接1999年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而开设的上海市重点工程,我也很有幸参与其中。我们在开工建设时,地铁2号线已经开通,而国际会议中心距离2号线非常近,基坑的最短距离仅10米左右,从建设难度上来说是比较高的,因为要在保证工程正常开展的同时,还要确保2号线的正常运营不受影响。现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地标建筑,与外滩建筑群隔江相望,和东方明珠、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一起组成陆家嘴地区的一道著名景观。
国际金融中心施工现场(摄于1998年)
建成后的国际会议(摄于1999年)
建筑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进步。从陆家嘴到张江、金桥、外高桥,从保税区到自贸区,从30年前只有一座25米高的消防瞭望塔,到现在600多米高的“中国之巅”上海中心,纵观浦东这30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从一开始的道路建设,到大型桥梁、越江隧道、机场航站楼与卫星厅、超大型厂房及超深超大地下空间等,再到如今类似临港数据中心这样的新基建;我们建设的这些优秀工程,就是浦东发展的见证。
在我看来,经过30年,浦东已经从以前的那个“乡下头”变成了一颗闪亮的明珠,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经济等中心的最重要区域。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浦东的华丽蜕变也成就了我们建筑工程行业。在30年里,这个行业创下了无数奇迹,在中国建筑业发展史上,谱写了一段段精彩乐章。
从我的感受,浦东就像是一个大的创业者集聚地。在这片土地上工作的每一天都需要不断突破自己,努力成为自身行业中的排头兵、先行者。就好像我们建筑业,看似是个钢筋加水泥的传统行业,但近些年随着浦东基建的发展,我们这一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向标准化、信息化、平台化靠拢。为此,我们也顺势而为,通过实施“工程管理+互联网+标准化”平台化战略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智通现在正在打造这样的平台,这个平台就好像是一个开放的生态圈,公司创业者+合伙人机制与人事、财务、市场、项目管理都可以在这里完美地糅合在一起,使得资源共享、知识共享成为真正可行。此外,我们独创的计划、任务、审批体系还可帮助所有标准化工作井然高效运行,进而实现更多价值,更高效、更精细、更协同的为建筑去服务。可以说这样一种新型的企业发展模式也是我们跟随浦东的发展,在30年的时间里一点点摸索出来的。未来,我们希望能够继续跟随浦东这个“排头兵”“先行者”,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工程”为使命,着力成为标准化、信息化、平台化的全国工程咨询领域标杆型企业。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您在上海这些年对浦东感触最深的地方,您准备说什么?
张凌云:在浦东开发开放的30年里,我作为很多项目的参与者之一,深切感受到这些项目的卓越,它们体现了上海城市的精神,展现了上海城市的综合实力,所有参与的建设者肩负重任,任重道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闫明清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