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闪光者
双料“01”指挥员王光义:见证白日焰火
王光义 北京理工大学供图
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将我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太空,中国由此迈出了行星探测的第一步。这次任务的“01”指挥员王光义坐在测试发射大厅正中央,尽管一夜未眠,脸上还是难掩兴奋之情。
他紧盯着指挥大屏上火箭飞行的速度高度曲线,仔细辨听调度传来的测控跟踪音。30多分钟过去,跟踪结果表明器箭分离正常,大厅内顷刻间掌声如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所有人都早已忘了一夜未眠。
此时,王光义向后靠上椅背,心中紧绷了两个多月的弦终于慢慢舒展开来。王光义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长五和长七两型火箭的双料“01”指挥员。1999年,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后,他20年如一日,扎根航天事业。
这是王光义第二次担任新型火箭的首次应用型发射“01”指挥员。早在2017年4月20日的长七火箭首次应用发射——“天舟一号”任务中,他就成功实现了“零窗口”发射。这次探火任务则遇到了更多挑战——由于前续任务的调整,留给火箭活动发射平台的恢复时间也跟着缩短,从48天直接压缩至35天,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再压缩出4天时间才能在第一窗口发射。
尽管要和时间赛跑,但王光义仍然坚持所有工作都要“稳”字当先,要抢回失去的时间,关键在于找出短线、制约因素和系统间的耦合关系。所有环节他都在一线全程跟进,因为他深知需要在保证质量、不减流程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流程安排,实现再压缩4天的目标。
“前期在研究长征五号活动发射平台恢复计划时,我们针对串行工作安排不合理、室外射后恢复工作时间偏长、应对恶劣天气裕度不足这些问题,找到优化和解决方法。”王光义说。
通宵工作,是中午发射带来的一个小挑战,有部分岗位甚至需要连续36小时“作战”。“我相信大家即使在夜里也会有很好的精神状态,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自己参与的是多么重要的事情。”王光义说。事实上,他已经习惯在晚上工作,这次任务期间有接近80%的天数里,他都会在厂房或测试大厅加班。
整流罩内温度上升过快,是中午发射带来的又一个挑战。通过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梳理历次任务空调保障情况,王光义立刻带领团队提出3项措施:“首先推迟整流罩内停止空调送风的时间;其次增大进风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最后采取双机组空调保障,尽量降低空调停止送风前的初始温度。”再经过模拟发射演练的验证,措施效果良好,增强了后续顺利完成探测器环境保障的信心。
如果要谈王光义对航天事业的最初印象,需要追溯到1990年,“亚洲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他第一次知道了航天发射,第一次知道在祖国的大西南有个叫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地方。5年后,怀揣航天梦想的王光义,走进了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
“学校4年的悉心培养,浓厚的科技报国氛围,一直深深感染和激励着我,让我逐步坚定了投身航天事业的想法。”谈到选择,王光义这样回忆道。“大学4年,我从迷茫走向成长,心中有一份淡定和自信,手上有一份绝活和特长,肩上有一份责任和担当。”北理工的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血脉。
1999年秋天,他走进了西昌大凉山,作为少年时所惊叹的航天事业的一分子,开启了一干就是21年的航天人生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通讯员 徐斌如 李寒剑 哈楠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