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我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我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进展顺利。我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为契机,认真落实0至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民生项目。截至目前,我市661名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已接受康复救助(手术、康复训练、辅具适配),完成省定任务目标(626人)的105.59%,完成市定任务目标(650人)的101.69%。
康复救助
为残疾儿童托起了希望
“请问,办理儿童人工耳蜗免费植入有什么要求?”“儿童办理残疾人证,需要带哪些材料?”这样的咨询、求助电话,市残联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在耐心解答的基础上,我市各级残联部门认真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为折翼天使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今年4岁多的菡菡(化名),6个月时被确诊为听力障碍。在市残联的救助下,菡菡1岁多时在左耳植入了国家免费适配的人工耳蜗,并在开机一个月后进入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半年后右耳佩戴了助听器,3岁多从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毕业进入了普通幼儿园。目前,菡菡在幼儿园读大班,与正常小朋友无异。说起孩子的康复过程,菡菡的母亲感激地说:“多亏了国家实施的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让菡菡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学。”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列为重点民生实事统筹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关系残疾儿童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安居乐业和美满幸福,关系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一直以来,我市着力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让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可以说,我市已经超额完成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任务。”市残联工作人员说。
疫情期间
线上线下康复服务齐发力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各级残联克服疫情影响,会同有关部门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民生实事,残疾儿童线下康复与线上康复服务同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年初,市残联通过召开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视频会、推进会,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出台《濮阳市2020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分解下达任务目标,安排部署民生实事,要求县区、中原油田残联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把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切实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市残联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电话、入户等途径开展0~6岁残疾儿童康复需求筛查,尤其对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儿童,逐一筛查登记其各类康复需求,为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民生实事夯实基础。
病毒无情,康复有爱,新冠疫情防控以来,我市各级残联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督导定点康复机构通过网络、电话等渠道开展线上康复服务行动,为有需求的残疾儿童提供网络授课、康复指导等线上康复服务,保障了抢救性康复工作的持续推进。目前,随着复工复学工作逐步推进,市残联结合省残疾人康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民生实事工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督导定点康复机构认真开展场所消毒、防疫物资配备、制订疫情防控预案等工作,线下康复服务活动全面恢复,有需求的残疾儿童进入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
拓展救助内容
加大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力度
“对申请康复救助的残疾儿童,有条件的县区可扩大救助年龄范围,提高救助标准,拓展救助内容。”市残联工作人员说,今年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将给残疾儿童更多帮扶和关爱,让身处困境的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据工作人员介绍,残疾儿童康复申请救助的条件为:具有濮阳市常住户口或居住证;监护人有康复意愿,能够按照相关要求配合做好康复训练;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符合以下具体要求,即视力、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经医疗机构诊断,有康复训练需求,具有康复潜力,身体状况稳定。其中,视力残疾儿童需提供功能评估、视觉基本技能训练(含固定注视、定位注视、视觉跟踪与追踪、视觉搜寻训练)。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主要指针对肢体残疾儿童常见的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生活和活动、术后效果明显的手术(如先天性马蹄足等关节畸形,先天性关节脱位,脑瘫、脊膜膨出后遗症或脑损伤等导致严重痉挛、肌腱挛缩、关节畸形及脱位等)。听力、言语残疾儿童,诊断明确,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其中人工耳蜗手术要求听力损失重度以上、佩戴助听器效果不佳、医学检查符合手术条件。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救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优先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收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具体认定办法,由县区制订。对申请康复救助的残疾儿童,有条件的县区可扩大救助年龄范围,提高救助标准,拓展救助内容。
多措并举
让救助对象申请“最多跑一次”
为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取得实效,近年来,市残联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健全完善残疾儿童随报制度和筛查工作长效机制,发现一例、登记一例、转介一例,实时掌握残疾儿童的数量、类别和康复需求等情况。在筛查的基础上,康复机构专业技术指导人员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进行科学评估,县级残联根据康复机构的评估结果和残疾儿童家长意愿确定救助对象,残疾儿童家长可以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
为简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审批程序,我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环节,从原来的村(社区)、乡(镇、办)、县(区)三级审核简化为县区一级审核,同时实行限时办结制度,实现了服务对象“最多跑一次”,切实提升了便民服务水平。为满足残疾儿童的实际康复需求,最大限度提升康复质量,我市出台文件,做出“享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或助听器适配的听力残疾儿童,可同时享受康复训练救助服务”“辅助器具适配可与手术或康复训练同时享受”等规定。同时,针对残疾儿童异地接受康复救助的实际困难,我市还明确规定,“凡我市残疾儿童在市外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救助”“外地残疾儿童在我市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救助”的,均要主动服务,简化服务程序,落实好救助资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残疾儿童康复具有抢救性,0~6岁是康复黄金期,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希望每个残疾孩子都能及时得到康复救助,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市残联工作人员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关心下,通过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残疾儿童走进普通学校快乐学习,共享美好明天。(记者 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