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未成年人网上保护机制刻不容缓
专项整治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体系
□ 本报见习记者 刘紫薇
□ 本报记者 赵 丽
7月13日,为给广大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上网环境,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国家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启动为期两个月的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未成年人网民数量与占比持续上升,对网络内容监督管理、家庭上网教育、互联网企业针对性保护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参与。
专家建议,应加强对互联网运营主体的审查,同时加快建设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体系,完善未成年人网上保护机制。
手机广告随处可见
不良信息趁虚而入
即将要升入六年级的小高是北京市通州区某小学的学生。由于期末成绩优异,小高的父母奖励给她一部新手机,除了查资料和玩游戏,小高还会在课余时间用手机自带的视频软件和浏览器看看视频。
采访时,小高正在手机上玩“贪吃蛇”游戏。她说:“我平时也就看宠物的小视频或者玩微信上的小游戏。”《法制日报》记者看到,上面的“贪吃蛇”游戏进行了一半,花花绿绿的彩色小蛇在屏幕上四处游走。
小高说,在游戏中的贪吃蛇撞到其他蛇而死亡的时候,会出现“免费复活”的字样,点击后就会出现一段约20秒的视频广告,看完广告之后可以继续进行游戏。广告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其他游戏或短视频软件的。
“类似的广告不仅在游戏软件中会出现,在其他类型的手机软件中也会出现。在一些游戏软件中,看一段广告还可以获得游戏道具作为奖励。”小高说,这些广告有的还会有试玩环节,有些广告的退出键特别隐蔽。
对于手机软件中广告泛滥的问题,学生小贾表示,她在看视频或玩游戏的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广告,“一般都是推销商品的”。
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7月16日发布的《网络直播App未成年人保护报告》显示,被测评的30款直播App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程度均处于中等或低下水平。30款App无法有效甄别用户年龄、无法识别出未成年人并征得其监护人同意,是这些App的集中失分点。
“如果不能识别未成年人用户,那么所有针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和保护措施都无法落实。”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苑宁宁在分析《报告》时指出。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对于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少儿不宜”广告,可以从“堵”和“疏”两方面应对,从广告从业人员的方面来说,需要杜绝不良信息的侵入;对青少年而言,则需要提升自我辨别和抵御能力。
郑宁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我国广告法第十条规定,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违反该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将受到相应处罚。
在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2019年9月,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也禁止App中包含危害未成年人的广告。
“应结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和对媒介的认知水平,分级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获取和识别信息的能力。”郑宁认为,社会公众要积极发挥监督作用,举报不良网络广告,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粗俗用语悄然流行
追求骂人要有创意
采访中,《法制日报》记者发现,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实时性使得未成年人熟知各种热点、热词,包括一些粗俗的网络流行用语。
“这些词大多是在某短视频软件上看到的,其中部分来源于外语谐音,也有一部分来自当下热播的电视剧。”小贾说,虽然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词语和他人交流。
《法制日报》记者在某论坛上也看到有网友发帖称,他家的孩子平时会使用粗俗的网络用语当作口头禅,或是采用这类词语对别人进行攻击。
其中,“祖安文化”最为引人关注。以对方母亲为圆心、直系亲戚为半径、生殖器为主武器、意淫为主技能,配以伦理、两性、家畜、宠物、殡葬行业等领域的特有动词及名词……近年来,一种人称“祖安文化”的亚文化在很多游戏社区、社交媒体、视频剪辑网站走红。调查发现,随着这种所谓的“文化”出圈、扩张,追求骂人要有创意,脏话要足够恶毒的“祖安文化”日渐侵蚀部分校园,青少年语言粗鄙化越来越严重。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在网络上自称是“祖安女孩”“祖安男孩”的人不在少数——没有正确的引导,青少年很难分辨是非对错,并认为这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今天又是一名祖安女孩”“即将成为祖安女孩”成了微博发文的普遍文案。在各大视频App的弹幕、游戏ID名以及游戏对话中,同样充斥着各种类似的吐槽。
有关人士认为,“祖安文化”玩世不恭的态度已走向畸形。网络上,人们比谁骂得更好,更有创造力,肆意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现实中,人们对此一笑而过,使其逐渐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压缩了正常的讨论空间,导致简单粗暴的表达方式甚为流行。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郑宁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新奇、流行、反传统化的特征,这些词汇容易激发人们的感官功能,唤起兴奋感,因此也非常容易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流行。
“网络流行语的极强娱乐功能,不仅可以解放青少年压抑的思想,也可以从这样的语言表达中宣泄自己的情绪。”郑宁说,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传播刚好适应了青少年的表达需求。
对此,郑宁认为,一些网络流行语虽然体现出了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但同时也产生了亚文化群体价值趋向不合理的状态。所以,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对策,引导他们正确利用网络流行语。“我们应当重视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样才能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来,相较于网络流行用语,我们需要警惕的还有被流行语折射出来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与社会现状。
专项整治适时出台
亟待建立长效机制
日前,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了《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1.75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93.1%。
在开放、复杂的网络生态环境和不断增长的未成年网民数量的双重压力下,未成年网民的保护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议题。
郑宁表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是当下亟须加强的两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网络分级管理体制,特别是需要建立青少年网络保护法律体系。同时,积极倡导互联网行业自律,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遏制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
针对未成年人节假日上网,报告提到,在节假日,各学历段日均上网时长均显著提升。小学生网民在节假日日均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的为8.5%,初中生网民为20.8%,高中生网民为35.9%,中职学生网民达到59.2%。
为了给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暑期上网环境,7月13日,国家网信办启动了为期两个月的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
此次专项整治将重点整治学习教育类网站平台和其他网站的网课学习版块的生态问题,深入清理网站平台少儿、动画、动漫等频道的不良动画动漫产品,严厉打击直播、短视频、即时通讯工具和论坛社区环节存在的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从严整治青少年常用的浏览器、输入法等工具类应用程序恶意弹窗问题,严格管控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拜金炫富等存在价值导向问题的不良信息和行为,集中整治网络游戏平台实名制和防沉迷措施落实不到位、诱导未成年人充值消费等问题,持续大力净化网络环境。
“疫情期间,大量低龄未成年人触网,此次网络整治行动设在疫情后半段,可谓抓住了‘牛鼻子’。”朱巍说。
目前,京津冀等多个地区已经陆续开展了暑期网络整治行动,但假期结束之后,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将以何种方式继续又是一个新问题。
对此,郑宁认为,应加快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体系,加快建设以平台责任为主的未成年人网上保护机制。事实上,无论是网游平台还是直播平台,“防沉迷”的商业要求和道德条件,在利益面前往往都变得弱不禁风,平台公司要么放任自流不设防,要么干脆走向前台监守自盗。
郑宁说,互联网企业应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切实履行平台主体责任。通过建立专人负责制度,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建设信息生态内容治理制度等手段,积极构建未成年人线上保护机制;强化风险预警和社会倡导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警示信息以及相关解决方案,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线上保护问题。 【编辑:王思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