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独山子7月14日电 (李志强)不久前,来自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的罗灵力荣获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称号,是中国石油“唯一”。这位80后的小伙,是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乙烯一联合车间副主任,负责国内已投产单套生产规模最大的115万吨/年乙烯装置生产安全。
参加工作10年来,罗灵力先后荣获中国石油乙烯装置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金牌第一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2019年,“罗灵力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自治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他是一枚“学霸”
罗灵力和同事在装置检修现场。 常国敬 摄2010年8月,罗灵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第一次走进百万吨乙烯装置,正赶上装置开工即将一周年的时候。眼花缭乱的设备、高耸林立的装置、密如蛛网的管道、无以数计的仪表、型号多样的阀门,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同时也激起了他学习的渴望。一本厚厚的工艺流程、一本丰富的操作规程就成了他的“课外书”,只要有空,他就要拿出来细心揣摩。
化工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枯燥的,甚至是晦涩难懂的,为了弄懂实践操作,师傅们干活他也总要跟着,留意着每一道工序。他对学流程像“着了迷”,总喜欢往装置里跑,一条一条管线去确认,一个一个阀门去辨识。一次,为了弄清楚碱泵流程,他冒着凛冽的寒风,拿着流程图,眼睛紧紧地盯着上方,顺着管廊一根管线一根管线地找,由于过于入神,他丝毫没有注意脚下的积冰,一个脚底打滑,摔了个结实的跟头。
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罗灵力的技术水平提高很快,一个月就完成了别人三、四个月的学习课程。车间大大小小的上岗考试,他几乎每次都是满分,他也因此有了“学霸”的封号。他的笔记、他画的流程图是车间其他员工争相传阅的学习资料,他也毫无保留地把学习经验和操作技术分享给大家。2011年百万吨乙烯装置首次检修,罗灵力出色完成了上千条压力管道的标定和鉴定任务,在车间崭露头角。
他是技术“大牛”
罗灵力在装置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常国敬 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百万吨乙烯装置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更新过程中,罗灵力依靠勤奋和智慧,不断成长和进步,从外操、内操、班长、副值班长,一步步走上车间副主任岗位,成为车间的技术“大牛”。
技术“大牛”并不是一蹴而就。在学习内操的过程中,罗灵力对每次投、退炉操作趋势进行分析,并分解过程,详细记录每步操作的阀位及工艺参数变化情况。可是,在第一次执行操作的时候,却出现了一点“意外”。
由于精神高度集中,过于小心,他的动作幅度特别小,以至于投、退炉时间过长,对其他装置的运行带来了一些影响。他说:“我立即查找操作中的不足,经过多次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成长为合格内操。”
罗灵力善于学习、巧于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水平,自2013年起,连续多年被评为乙烯厂“岗位操作能手”。以他为主要负责人开展的裂解炉8台炉运行优化、改进轻烃汽化系统、3台轻烃炉共运行、富余甲烷燃气回收等系列攻关措施,成功降耗增效达1000余万元。通过对经济数据指标分析,仅裂解炉对流段清洗优化操作一项,有效节约生产成本5000多万元。通过他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助力企业获得乙烯行业能效领跑者第一名,排名全国第一。
他是技术“孵化器”
罗灵力清楚地记得,在他学岗期间和外操、内操阶段,班组老师傅彭超经常带着他跑现场,不厌其烦地解答他的疑难问题,手把手地教他该怎么干。在他当班长、值班长、技术员的过程中,蒋鹏飞曾一步步指点他,毫无保留地向他传授经验,使他快速成长进步。
2018年,独山子石化公司根据装置生产需要,以罗灵力为技术领衔人,成立了“罗灵力”劳模创新工作室。“罗灵力”劳模工作室成立以来,以建立“人人都是技术大拿”的团队为目标,坚持“不让一名员工掉队”。实施重点骨干人才差异化培训和分类分级培训,开展“值班干部送课到班组”“专家带你读规程”“每天十页书”等特色创新培训,新老更替时,老员工留下总结、资料、课件,保证技术和经验的有序传承。
工作室通过开展一系列隐患排查、瓶颈攻关、员工培训等活动,消除了乙烯装置的部分运行瓶颈和隐患,实现了百万吨乙烯装置长周期安全、平稳运行。
罗灵力作为企业级技术专家、青年先进典型的代表,他正在用精湛的乙烯技术,书写着自己无悔的青春。(完)
【编辑:苏亦瑜】